“我的艺术属于人民”是自我封功、自我强大的“全集”过程
我不大认为吴冠中是一位对艺术有责任感的人。他出版所谓的“全集”,纯粹是自我圆满,自我封功的一个过程。尽管这只是一本画册,但它的意义是消极的,投机的。这是当代艺术家将功利行为演绎到了极点。也是它历经残年的最后一次大经营的结局。从它的各种言论,各种维权活动等等,背后都有一定的抄做行为。媒体报道:“3月1日是艺术新闻迭出的一天,其中吴冠中这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下午二点‘吴冠中走进798’展览在北京798艺术区桥艺术中心开幕;在晚上七点半公布的‘2007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结果中,吴冠中先生以‘系列言论引发美术界大辩论’名列“年度艺术人物”,又以《吴冠中全集》出版名列‘年度艺术出版物’。与此同时在‘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中吴冠中先生又以2007年度公开拍卖作品的总成交额达370,041,481元名列第一名”。这决不是偶然。首先,吴冠中的言论总是有固定的网络和媒体散播,诸如《南方周末》等;其次,吴冠中的打假维权以及各种展览都是有固定的某家画廊来负责。这不得不说明其所有的行为都属于市场性与炒作性。不值得一信,根本没有什么责任可言。从‘吴冠中走进798’的那一天,就意味着吴冠中的所有艺术行为都属于穷折腾,山穷水尽了。更为幽默的是,有一家专门给它制造新闻和名利的艺术门户网站,竟然以“三无”作为标题,来诠释 ‘吴冠中走进798’的展览。这倒让人想起了“三无”产品。此等搞怪,让人好不厌恶。
平心而论,吴冠中的前半生艺术是可取的,有一定的个人风格,和创作才情,尽管脱离了中国的传统,拼凑了点林凤眠和美国波洛克的东西,还是具备很强的装饰意趣的,深入到了田间地头。但从它的“文字画”诞生以后,彻底宣告了吴冠中艺术的虎头蛇尾。文字画从皇帝时期诞生以来,艺术是在愚昧的洗礼中走出来的。文字画之作为书画艺术诞生的愚蒙前身,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书法或者绘画。今天,吴冠中步入远古,实质是追求愚昧的一个过程,翻原始人类的口袋,有点山穷水尽的悲哀。有人说,吴冠中不懂传统,可能只是一个人的片语,但从这点来看,吴冠中真的没有史鉴、所以不明志。今人像吴冠中这样追求原始“图腾”符号的人数不胜数。一味地宗法秦汉以前的书画艺术,实属无知。吴冠中还将自己的文字画纳入到了全集之中,不知自己有没有感受到别人的嘲讽。他说, “我的画是从学习西方起步的,年轻时候也觉得中国的艺术不行,但是后来越来越觉得要从中国文化的根基中汲取营养。我的画有中国的味道,但又不固守传统,也不照搬西方,我有新时代的精神,我表现的是心里的真、善、美”。那么,“文字画”就能代表他走到了中国传统的“原始”尽头,这句话他说得很多。的确自己走了回传统。但他却说自己的艺术表现的是“时代精神”和自己内心的“真、善、美”,有点说不过去。何为时代精神?中国的时代精神始终具备一定的民族性和现实性。当代的现实性一部分是写实、写真艺术,一部分是写意艺术,还有一部分是写实、写真兼写意艺术。至于吴冠中的抽象艺术,不具备当代的时代精神,相反,脱离甚远。他所谓的不固守传统,不照搬西方,其实是一种自我夸大。他的艺术面貌始终没有脱离林凤眠和波洛克的风格,何谈不受别人束缚呢?包括他的言论都复制刘海粟的“艺术叛徒”之说。谈到他艺术的真善美,我认为,他的艺术不真也不妙,不善也不恶,不美也不丑。有真惟妙,没有中国传统,脱离笔墨和写意,何谈妙?与真无关。至于善与美是一种大的文化思想和传统哲理,吴冠中本身就在文化上欠缺的。他一直说,“诗比绘画更有高度”,这是一个粗糙的言语,也是宋代以后,文人的自卑共性,这是历史原因。文学从五代、宋代以后,趋于衰败,只有小说、戏曲等软文学维系生存,诗歌的高度从唐代以后开始极端萧条。尽管如此,中国的山水画和花鸟画从宋代以后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从此,中国画步入了一个规模的文学艺术时期。那么,道释人物画的鼎盛时期和诗歌的鼎盛时期都出现在晋唐。王维的前身是一位画家,到底王维的文学水平高还是绘画水平高,这不能比较。至宋代以后,绘画在现实中的高度完全高于文学。但并不代表其两者本身的高低。直到民国,绘画依旧生机勃勃,文学疲惫不堪,以致当代文学衰亡。大抵历史是这样的,五代至宋代以后,绘画的高度完全高于文学。所以,吴冠中对历史的现状是没有研究的。
“我的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以前我对中国很失望,以为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我的艺术,甚至想把作品放在国外去,那样可能更加便于传播我的艺术。我现在不这么看了。中国这二三十年有了多大的变化!现在世界都羡慕中国的发展,我们要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觉得我要把最好的画留在祖国,大家要看吴冠中的画就要到中国来,要研究吴冠中就要到中国来。”这话有点自大,处处递进,他的艺术属于“世界”。外国几乎没有人知道中国人擅长西画的,靳尚谊曾经也这样说过。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你会跑去到西方某画家的作品里研究中国画去吗?中国艺术家吹牛总是不着边际。我前天深夜接到这样一个短信:“告诉你两个好消息:我用一张大画换了一个投资三百万的个人电影。二,我的泼墨画已有人愿化(错字)几十万购买!你将见到一个大师诞生。赶紧乘这股东风赚钱吧!长期代理人我一律以网上公价六折”。我按耐不住幽默,给他回了个电话,了解了下情况,原来自己还是没有饭吃,大半夜在大街上转悠,一个短信索取了我同情他的些许生活补助。哎,中国的艺术家啊,人穷嘴大,志短脸皮厚啊。 “我的艺术属于人民”是今年流行的广告词
吴冠中说,“中国的发展要有文化的支撑,要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代言人,要有被世界广泛认同和喜爱的艺术作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落后人家就不会尊重你。我们有伟大的传统文化,我们更要有伟大的现代文化”。那么,什么是现代文化呢?现代文化是不是为所欲为、脱离传统,和国际接轨,走西方路线呢?答案是否定的。当前的中国画家始终认为自己的艺术是个性的,独立门派的,现代的,与西方密切的,所以才迷失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有人大喊着不要画家本人的“中国”身份,倡导无身份,无国界的艺术,其实就是一种叛离。我认为,艺术的现代化纯粹是美国的现代化,与中国的现代化根本没有什么关系。从吴冠中走进798的那一刻就已经证明了他的艺术是美国艺术。为什么这么说呢?“798”是当代艺术的加工厂,大多正宗的艺术家都不愿意接近,唯独是一些不中不西,或者向西走的艺术家进行消极创作的地方。目前,“798”和宋庄是艺术的灾难区,吴冠中突然接近是为了博得从事当代艺术的青壮年艺术家的信任。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威望和他的作品不能得到从事国画的,或者油画的艺术家的肯定。拉拢当代艺术是他唯一的路。当代艺术是目前中国艺术混乱现状中的一股强大势力。目前谁想在艺术圈得到肯定,必须得过“798”这一关,向当代艺术家抛橄榄枝。所以,吴冠中在国画和油画方面的创作是以失败告终,最终走进798,意味着他艺术生涯的渺茫归宿。
说什么艺术属于人民,纯粹是拿“人民”给自己做广告。今年的“两会”期间,有人已经提出叫停烟草厂家使用“中华”、“中南海”等与国家形象有关的商标。我想,“人民”这个字眼也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轻易地用于商业目的和个人宣传是自私的。吴冠中说自己的艺术属于人民。那么,他为人民做了什么?首先,他的创作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进行的。他既没有写实、写真、也没有写意,更没有中国历史题材巨作。他甚至还攻击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丑陋,说徐悲鸿是个“美盲”不懂艺术。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徐悲鸿不管是在人物画还是花鸟、山水上都别具一格,中西互融,表现民族精神。他的《愚公移山》以及《马》、花鸟都是一种反对封建压迫思想浓烈,歌颂新社会时期的光明与强大。这一点吴冠中是远不能和他相比的。吴冠中的作品里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据说,吴冠中是被徐悲鸿曾经清出了中央美院,所以他一直对徐悲鸿心怀不满;其次,吴冠中本身没有什么艺术使命和民族责任。在他的一生中,他几乎没有培养出什么好的艺术家。他对教育的贡献是缺失的,唯独只是自己“嘴大”,说的谬论比别人多,影响坏了一代青年。所以,吴冠中的“我的艺术属于人民”纯属一个广告词。今年较为流行。也许,明年会有更多的人会说“我的艺术属于世界”,乃至属于“人类”的宣传。
无庸置疑,“我的艺术属于人民”企图和“人民的艺术家”划等号
好不可怕,“我的艺术属于人民”对应的是“人民的艺术家”。也许,这就是吴冠中的真实目的。就凭借自己出了本全集,说了几句危言耸听的言论,得了次“市场冠军”,给国家捐了几张画,就已经把持不了自己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吴冠中的所有荣誉都属于个别人的市场炒作,与官方行为无关,也与人民大众无关。他的一些国内外展览是一些画廊给他做的,他的“市场冠军”和“影响力人物”是一些好事的网站媒体和个人以及民间组织给予他的。与人民没有任何关系。诸如 “吴冠中走进798”展览、 “系列言论引发美术界大辩论”-“年度艺术人物”,《吴冠中全集》-“年度艺术出版物” “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 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