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谁在变卖国难
                            
日期: 2009/1/7 13:43:25    编辑:王旭     来源: 今日艺术网独家专稿    

去年和今年可谓是当代书画家卖画最艰难的时期。表面上有的书画家张着大嘴习惯了随便喊叫自己的作品又在某家拍卖公司刷新了“千万”的天价记录,其实多数艺术家还是身处水深火热的潦倒之中。前段时间,有一位艺术家打电话告诉我,说自己的作品卖掉了“2800万”,一位“大师”诞生了。到后来我去了某协会和该协会的主席聊天时,他也说自己接到了这个电话,问我情况是不是属实。我当时就乐了。艺术圈的事情,就是乱世江湖,狗吃狗,人吃人。那家伙我还能不了解他啊?和乞丐没什么两样。就连我这么一个穷家伙,以及我的朋友都没少给他生活费。

书画家饿着了,当然就饿着了小报小刊、画廊和拍卖公司。这个圈子是一个生态链。短短的一年的时间,让一些媒体和拍卖公司转瞬破产,甚至做了乞丐。前几日,有人还告诉我,某家“百年”“老字号”拍卖公司因为声明败坏,从画家身上赚不到图录费,又要换牌子了。看来,这还算幸运的了。这两年京城的拍卖公司和“地下”理发店一样,尽管在违规“站街”的情况下牟取生机,但也倒闭了大多数。如今的这些画廊、媒体、拍卖公司、以及苟延残喘的书画家犹如将死的困兽,恰逢国难,不发一把才怪?以前,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自己找不上一个权威的头衔和权威的理由来搜刮艺术圈,所以他们一度陷入举步为艰的尴尬之中。这次,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打着“救国”的旗号,不管是“正规军”还是“土匪”都可以用“救国”来打劫,至少可以说成他们活命的良机。叫你谁捐钱捐物,你能不干?中国人一向善良,往往在这个时候有利用的价值。所以,我是不大上这个当,有爱心了就去国家指定的捐助部门。不要拿自己的爱心成就这帮“土匪”的诡诈手段。

拍卖公司、艺术家用国难做文章,老幼皆欺,炒作艺术市场

近期,不管是吃上饭的还是吃不上饭的一些机构都在聚集着五湖四海的艺术家搞笔会、搞拍卖拉“善款”。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一些机构和商家联手,将“国难”这个免费而富有强大感染力的沉痛商标做了东山再起和发财的护身符,搜刮着每一位艺术家的仁慈,给自己制造影响力。这是可耻的。有的艺术家也是猫哭耗子,假惺惺地捐助了自己巴掌大的一幅作品,在拍卖会上演义着一个又一个的天价记录,不知有哪位“大头”收藏家要倒霉。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有爱国热情,有能力捐助,艺术家就直接自己把画卖了捐钱罢了,收藏家也可以拿着自己的财物直接去红十字会,用不着被人家当驴牵。拿着善款,还被人欺,到头来只是用自己的仁慈,助长别人的可耻。不值!
画院、协会、、小报小刊死灰复燃,趁火打劫

一些画院、协会、报刊总是没有半点新意,依旧是组织一帮书画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完毕,百人醉醺醺地合作一幅毛毡大的作品,收买一些吃不上饭的小报小刊四处吹捧,懵一些农村来的暴发户。这样,一举两得。画院、协会、还有媒体不仅都为国家做了“贡献”,而且好多“地下”组织也因此变为“良民”。只不过收藏者的好心被当了驴肝肺。
捐钱光荣,捐画可耻

这个年月,艺术家和画院、协会、拍卖公司等连自己都吃不饱的原因是画卖不出去。所以,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卖不出去,造成了通货膨胀,所以,这个时候急需处理掉积压手头的陈货。在国难时期,不趁火打劫才怪?所以,捐画就是打劫。有本事就直接掏自己的腰包,这样光荣得正经点。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