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当代艺术批评与政治哲学
                            
日期: 2009/3/11 9:19:30    编辑:鲁明军     来源: 今日艺术网独家专稿    
注释
[1] 本文获2008青年艺术批评奖一等奖。参见:《2008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主编,2008。全文即将由《美术馆》(李公明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分上、下两期刊发。
[2] 对高岭、殷双喜两位先生的点评及何桂彦、盛葳、黄继谦、祝帅、尹德辉、孙宁等先生的指正谨致谢忱!特别感谢易英、殷双喜、谭天、鲁虹、王林、邹跃进、孙振华、杨小彦等先生以及《美术研究》杂志社的所有老师多年来的关照和帮助!
[3] 丁耘:《启蒙主体性与三十年思想史——以李泽厚为中心》,见:《读书》,2008,第11期,页17。
[4] 如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筹委会委员中包括甘阳、刘东等知识分子。
[5] 参见拙文《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第一部分“去现代性的现代性批判是否成立?”,见:《2008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08。
[6]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与历史》,洪涛译,见:《什么是思想史?》(思想史研究,第一辑),丁耘主编,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页24。
[7] Allan Bloom,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87,p.21.
[8] 亦可参见Karl Polanyi(卡尔•波兰尼),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Introduction by R.M.Maclver,Boston:Reacon Press,1957.
[9] Plato,The Republic,Translated by Allan Bloom,New York: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1968,p.193-220.亦可参见Aristotle,Nicomachean Ethics,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INC.1998.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论真理的本质——柏拉图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讲疏》(Vom Wesen der Wahrheit:Zu Platons Höhlengleichnis und Theätet),赵卫国译,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页21-141。
[10] 关于潘公凯先生“四大主义”的反思与批评,参见王林:《学术的体制化——评潘公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顾丞峰:《警惕:无边的现代性》,见:《批评家》(第一辑),高岭主编,第1版,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页11-21。
[11] 参见:《“自觉”与中国的现代性》,宋晓霞主编,第1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2006,页563。
[12] 参见拙文:《古今之辩:2000年以来中国思想界的现代性之争》,见:《二十一世纪》(网络版),香港中文大学,2008,第11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
[13] 爱德华•希尔斯:《知识分子与当权者》(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and Other Essays)原序,傅铿等译,第1版,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4,页8。
[14] 乔纳森•费恩伯格:《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Art Since 1940:Strategies of Being),王春辰、丁亚雷译,易英审校,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页10-17。
[15] 参见拙文《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第一部分“去现代性的现代性批判是否成立?”,见:《2008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 2008。
[16] 参见哈维•曼斯菲尔德(Harvery C. Mansfield):《男性气概》(Manliness),刘玮译,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页164-214。
[17] 参见拙文《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第三部分“‘反思的平衡’:重构现代性批判及其正当性”,见:《2008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 2008。
[18] 此观点源自与查常平老师的讨论,特此致谢!
[19] 关于这一点,历史学界业已展开反思。比如,最近邓宏琴在《社会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一文中尤其强调了社会区域史研究的整体观,她说:“要实现整体观,就需要重提政治史”。……“自下而上、以小见大,探讨国家和社会互动之下区域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背后的国家。这样做出来的区域社会史才不是鸡零狗碎,才具有‘整体性’,也才能避免滑入‘碎化’的危险。”邓宏琴:《社会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见:《读书》,2008,第12期,页44。
[20] 参见林毓生:《韦伯“理想型/理念型分析(Ideal-typical Analysis)”的三个定义及其在思想史研究方法上的涵义与作用》,见:《第一届中国思想史高级研讨班教学参考文献》,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编,2008。
[21] 乔纳森•沃尔夫(Jinathan Wolff):《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Why read Marx today?),段忠桥译,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页33。
[22] 参见阿伦特:《论革命》(On Revolution),陈周旺译,第1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盛嘉:《马克思与十八世纪的革命》,见:《读书》,2008,第12期,页59-67。
[23] 参见拙文《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第三部分“‘反思的平衡’:重构现代性批判及其正当性”,见:《2008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 2008。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