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当代艺术比电视更需要“收视率”?
                            
日期: 2009/8/17 9:38:19    编辑:陈晓峰     来源: 艺周刊    
当代艺术越来越像新闻化产品?

  选择“范跑跑”很容易改变了问题的方向(当然这是需要也存在风险),也从一开始就成为争论的焦点。一方面,网络上出现种种质疑邀请“范跑跑”参展的声音,认为这是新闻噱头,而不是艺术本身,并呼吁艺术策展人应该反思这种“拼凑”式的展览,否则成为一场“闹剧”。

  另一方面,“范跑跑”折射出多棱的精神现实是策展人看重的,这也与总是有违常态的当代艺术形成某种内在的呼应,成为对现实的有力表达,因此成为受邀艺术家成为当代艺术的前提。这一层面其实不难解读,但是请出这样一个超常规的公众人物,可能就要被人扯上“哗众取宠”,艺术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表达形式,是不是可以不至于如此接近现实?这是人们首先要发问的。

  从范跑跑现象“升级”到范跑跑作品,这是当代艺术的目前越来越常用的手段也最受人质疑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把现实直接搬到特定的展示空间,就可成为“当代艺术”,那么这类作品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也连带出谁又是艺术家,谁又不是艺术家这样不是问题的问题?

  但是当代艺术的性质可能就要特征明显,制造焦点,取消常态价值判断,非标准和类型化,并给人强烈感觉,甚至可能还会出现极端手段。在不接受与接受之间,在非经验,矛盾,甚至冲突之间,艺术制造了新闻,还是新闻成就了艺术,两者的边界就被抹平了。798双年展国际部分策展人马克认为,“最成功的策展人往往致力于视觉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以改变您对艺术、地点及时间的思考方式”。这也代表了近期国际大型艺术展览策展人的最新观点。

  不难联想到艾未未带上分属各行各业的1001人跑到卡塞尔完成一个巨型的艺术作品,而引来的争议与关注等等,这类艺术作品制造出来的新闻效应远远都超出艺术领域。也难怪有人总结出来一条炮制“当代艺术”的通用潜规则:策划好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预留出媒体的红包费,请一些媒体和写手来炒作,当代艺术就可出炉了。也不难理解有人极端的说法,当代艺术是新闻化产品的一种,可能从某个角度上道出了“真谛”。

  这也涉及到令公众存疑的问题:当代艺术关于艺术史书写是不是一种“恶习”,艺术史研究者往往容易陷入媒体的报道记录,而不是根据现场的丰富性来记录当代艺术,这样也给艺术家留下空子,也给艺术史书写者提供偷懒的机会。

  艺术家选择现实题材问题:从被动到主动

  这个时代的艺术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新闻。于是艺术家通常会就近“取渴”提炼表现的题材。比如20年前的艺术家集体策略式选择的毛符号,天安门,政治波谱,火药等东方元素,再到现在集中聚焦社会热点的问题,诸如恐怖事件、海难、鸟巢、CCTV大裤叉、矿难、汶川地震、超女、钉子户等等。任何一次公众的热点事件,都可能为转化为当代艺术的形成,艺术家需要表达社会,需要表达现实,而且需要有力的表达和批判,于是这些公众聚焦的题材成为艺术家们最直接的创作素材。

  这里面有个现象值得注意,艺术家对现实的把握从过去的被动到现在的主动,说明了中国的当代艺术确实已经发生了语境的变化。但是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界对这种变化讨论并不多,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

  新闻化倾向十足的当代艺术,本身就是话题。这点近似于娱乐圈,一有新片要发布,就一定要制造各种噱头抓人眼球。艺术圈尤其在双年展、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中,也越来越需要制造话题。很令公众匪夷所思在艺术圈看来又是预料中的作品也屡屡“出炉”,此类作品共同特征是,近段时间形成社会焦点的事件或人物,把它们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被置换到艺术的背景下,于是就形成展览上极具争议的“作品”,一般都涉及到此前公众关注的话题。这类诸如除了范跑跑之外,还有钉子户,以前的超级女声纪念碑、王小波裸体雕塑等。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