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是收藏家的重要艺术顾问
东方艺术•大家:国外重要收藏家他们有怎样的收藏成长历程,他们是否有自己的收藏顾问?顾问与他们的关系怎样?
田原:大部分收藏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般收藏家就是凭借自己的兴趣收藏,喜欢什么的作品就去收藏它们。所有收藏的开始都和兴趣及个人喜好有关。第二阶段是理性收藏阶段,这时很多藏家需要专业的艺术顾问,这些顾问基本上都是一些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比如说画廊家,批评家,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 收藏会变得有目的和选择性。第三阶段,其中的一部分藏家会要求建立起自己的收藏体系,并沿着这个线索继续进行目标明确的收藏。 对于国外的藏家来说,画廊是他们最重要的顾问。比如在欧美,一位专业严肃的收藏家基本上是主要和一两个专业画廊合作,他们和画廊之间有非常长期,良好的关系,甚至于如果在别的画廊看到一件非常喜欢的作品,他们也会找到自己的艺术顾问,或者长期合作的画廊家来问“我可不可以买这个作品?”。专业画廊在藏家的艺术顾问圈子里面是最多的。他们更直接地了解艺术家,了解艺术家们的作品和创作,并兼顾市场,策展,学术,以及整个艺术圈的运作。
东方艺术•大家:例如那些藏家呢?
田原:Richard zhang(张明),他是美籍华人,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他的收藏很丰富中西方都有。他在国外主要是和White Cube, Lisson Gallery, Barbara Gladstone Gallery等几家国际知名画廊合作来进行自己的收藏的。
东方艺术•大家:藏家还会有个人的艺术顾问吧?
田原:是的,在欧美,专业的收藏家甚至会和自己的艺术顾问保持几十年的工作关系,这样的职业顾问就像是他收藏的艺术总监一样。比如有的收藏家年纪很大,他的艺术顾问会代替他去世界各地看展览,了解艺术家,回去之后会把选择的作品拿给他, 然后共同决定收藏 。因为他们之间很多年的共事经验,顾问基本知道这个藏家的要求,知道藏家会需要哪种质量、品味的作品。作品交易时基本上还是顾问出面。所以,有些特别资深的收藏家是不出面的,很少有人会看到他们。 重要收藏机构及个人的认可会为艺术品带来增值空间
东方艺术•大家:要让自己的藏品保值或者最大限度的增值,是否有捷径可循?
田原:捷径没有,多看,多听,多学,用心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优秀的作品。
东方艺术•大家:国外的收藏家如何让自己的藏品增值?
田原:增值如果单纯用金钱来描述就太简单了,艺术品的价值不只是它的价钱。我接触到的国内外的收藏家,更多的是把自己的藏品借到各种重要的美术机构去做展览,比如美术馆,艺术家的重要的展览,这样无形地,会让自己的收藏的作品增值。在中国很少有美术馆和画廊意识到这一点,比如为一个展览借来的作品,其出处很重要,也就是说这件作品来借自于哪里,来自于谁的收藏,这种出处其实是在无形中为这件艺术品增值。对于收藏家来说,重要的展览里选择他收藏的作品展出,证明了他的收藏眼光,收藏夹得到的满足感,可能会远远大于直接带来的经济利益。
收藏家的热情源自对艺术的“信念”
东方艺术•大家:您认为,严肃的收藏家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
田原:严肃的收藏家是把个人的爱好需要,和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推动联系在一起的, 而不会将艺术品的增值放在第一位。 他们初衷是个人对艺术的热爱和需要, 还会考虑收藏可以给文化事业带来什么样的推动?可以给人类文明留下什么样的东西?能否可以让作为精神先锋的艺术家们可以更安心地做好想要实现的作品? 柏林有一位收藏家Erika Hoffman女士,她和她的丈夫是实业家,四十几岁就开始收藏艺术作品。他们在柏林的市中心的家就是一座私人的当代美术馆。丈夫去世后,霍夫曼女士继续她的收藏, 每年会选择一个主题,把房子里的所有房间当作展厅布置上她收藏的作品。每个星期天,这个“家”会对公众开放,每次进来的只有十个人,穿着大拖鞋,有一个讲解员,会为你解释霍夫曼女士的收藏,每一个方面都会给你讲,例如:这个艺术家是谁?这件艺术作品是怎么回事?霍夫曼女士收藏这件作品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从这个角度说,严肃收藏家也承担了公众教育的角色。她在面对自己的收藏的时候从来不谈钱,已经考虑到如果去世后,她的孩子们喜欢这些藏品,她会把藏品留给他们,如果他们不喜欢就会捐给美术馆。
东方艺术•大家:如何理解藏家对艺术品的热情呢?例如,他们会动辄百万千万地收藏一件作品。
田原:那些有资历的收藏家大多会有很丰厚的经济基础,当他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对艺术就会有需求。 当然,藏家也不会完全不考虑市场的问题,但那是两回事。只希望藏品价格增值肯定不是严肃专业收藏家的最初动机,如果作品既是自己喜欢的,多年之后又给他带来经济利益,那是最好的。艺术品如果选对了,是一定会增值的。
中国私人收藏家成长速度很快
东方艺术•大家:您认为与西方藏家相比,中国的藏家现在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田原: 还处于积聚和学习状态,中国收藏家的群体不断成长,他们的视野也日渐开阔。 东方艺术•大家:在国际背景下,国内与国外藏家是否具有可比性?
田原: 中国的收藏家还是一种没有进入相对理性的收藏状态。相对来说西方收藏家还是稳定一些。国外的收藏体系其实已经相对健全了,收藏家或收藏机构每年都会有购买艺术品的具体预算和方向,他们的艺术顾问或者机构的策展人会有目的地去寻找作品,对作品的选择非常严谨。中国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收藏家现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就是说他们中大部分还是刚刚对艺术作品感兴趣的阶段。这就需要业内的专业人士以一个专业客观的态度做出积极引导.。 但很多中国的私人藏家成长速度是很快的,他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其中一些收藏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收藏体系,像收藏家张锐等,他们对当代艺术作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知道什么东西最适合自己,最适合自己的收藏。中国收藏家逐渐会以他们的判断标准和收藏体系影响当代艺术的世界图景。他们的收藏作品也会在这个国际市场中更加多元和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