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亟须通用“身份证”
“艺术财富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尺,我们的文化应与世界同步。去看看大英博物馆,那里面放了多少我们的艺术珍品?”许钦松认为,建立完整的艺术品抵押制度,可以突破民间艺术藏品的流通瓶颈,提升民间艺术藏品的现实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长远来说是保护我国艺术珍品不再盲目流失的根本之策。
“这种标准化工作可以先易后难。第一步,先给每个艺术品建立一张通用的‘身份证’,为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提供丰富、准确的作者、作品和收藏者信息,及市场可参考价格信息。”
而最关键是培养一支权威的艺术品鉴定评估专业队伍。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品鉴定人员都属于“师徒相授”方式,没有科班出身的人才。“高校是不是可以开设专门的鉴定专业,与文博单位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由国家制定技术资格标准,让艺术品鉴定师像律师等执业资格那样,有一定的职称序列?”
根据许钦松调查,目前国内具备艺术品鉴定和评估能力资格的专家队伍和机构都正日益发展壮大,而民间艺术收藏品交易市场和拍卖行达300家以上,从事收藏者有数百万人。“因此解决艺术品鉴定、评估的规范管理问题已经具备相当的社会基础。”“广东的基础很好,完全可以先行一步,作为国家的试点。”许钦松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