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鲍栋说什么“敌人”、“某个集团”、“江湖帮派”、“防御”什么的,我深感奇怪!我的批评从来是就事论事,从不涉及具体对象的人品道德的,就是批评“第四代批评家”,也从来没有说(哪怕是暗示)他们是“集团”、“帮派”,而是把他们作为一个学术群体,对其学术主张予以批评的,你们自己也承认是“第四代批评家”群体嘛,还有鲁明军写专门文章予以论证嘛!我说的“艺术批评江湖侠客”是针对使出那些莫名其妙的批评“绝招”的人而言的,是针对现在批评界“江湖化”的一种俗称,是泛指(都有事实基础),又不是具体指你或你们“第四代批评家”,说那些人是“艺术批评江湖侠客”,难道还冤枉了他们吗?何况,艺术“江湖化”(圈子化)已经有许多批评家的研究成果了,笼统地批评一下“艺术江湖”就是“江湖帮派思维”呀?所以,针对我实事求是的一句“艺术批评江湖侠客”话语,鲍栋一两百字的帖子怎么就会对号入座,并用那么多“江湖词汇”指责我呢?这不正在无意间透露了鲍栋的江湖心态和满脑子江湖习惯性思维吗?可见鲍栋是人在江湖,“脑”不由己了。
鲍栋确实该从艺术江湖急流勇退,金盆洗手了!要不然,身陷江湖恩怨情仇之中,满脑子江湖思维,笔下满是“江湖话语”和“江湖心态”,哪里还有心事、还要时间、还有精力、还有能力搞什么学术批评呢?这样“混”下去岂不可惜?(我这可不是江湖想象,而是针对鲍栋的话语分析,而且,这种对具体人的江湖行为的分析也是我很少进行、也不愿意进行的。)
这些现象促使我思考,为什么今天的许多批评家(包括“第四代批评家”)确实像脑子有“毛病”,竟然不懂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科建构原理,缺乏基本的创造性思维,不遵守基本的批评规范(包括伦理)呢?面对他们的诸多“毛病”,我这个专业医生、业余艺术医生一时也得不出所以然,也一时找不到对策,因为有些病,比如“思维癌症”等,医学到现在似乎还没有根本搞清楚原因,也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了。
奈若何?!
2010年8月25日星期三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