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艺术界的名师高徒
                            
日期: 2010/9/6 10:10:41    编辑:孙琳琳     来源: 新周刊    
你必须学会团队合作

  严格说来,邱志杰和他的学生们一直是以一个团队的面目在为当代艺术提供趣味。“总体艺术工作室”已经实现的项目包括“如何成为无知者”、“总体艺术医院”、“中山公园调查”、“颠覆香格里拉——西藏题材绘画调查”、“贫困设计博物馆”、“100只独角兽”等。在这些艺术项目中,邱志杰要求学生像一个社会学系或人类学系的学生那样做研究。

  邱志杰本人在艺术圈有多重身份,既是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也是活动召集人。他在艺术圈积累的资源使他的学生得以顺利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现场。但不知为何,他带领学生所做的团队计划总是比他个人的艺术作品更吸引人。

  “如何成为无知者”是邱志杰2008年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收藏展所做的教学计划,学生们在黑板上以反字刻下“醒句”(邱志杰定义为让你突然间从习惯的思维跳出来的话),并直接印制成版画送给参观者。“版画供不应求,有小朋友因为拿不到版画当场大哭,非常难办。”邱志杰说。

  在“西藏题材绘画调查”中,邱志杰带着学生们走过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德格县、石渠县,青海玉树、西宁,西藏拉萨、日喀则、聂拉木等地,在喇嘛庙、中学、露天集市和灯光球场等地举办露天画展,观察藏族人对西藏题材绘画的反应。学生们第一次了解了藏族的宗教、风俗,解除了很多“原本以为”的误解,“还有漂亮的女学生被小喇嘛索要QQ号码”。

  但邱志杰为学生布置的任务,有时并不太有趣,比如调查全国的中山公园,比如走访北京的地下室招待所,比如调查西递、宏村的写生者,这些看似枯燥的作业,最后汇总起来才形成有趣的艺术课题。在这种训练下,邱志杰的学生必须习惯团队协作,在这些艺术计划中,学生的名字几乎不被提起。而矛盾的是,对强调个性的艺术家来说,独立性又是最需要的品质之一。对此,邱志杰的解释是,“越有能力成为一个合作者,才越有能力获得自我”。

  邱志杰的学生已经开始成熟。他的学生陈志远甚至独自沿着长江顺流而上,一路只喝长江水,一路采集自己尿液的结晶。“他说喝了长江水,自己一路都在生病。”邱志杰道。

  未来,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质疑他的权威,要求署名权或脱离他的团队,如邱志杰把变数也看作计划的一部分,那他的教学实验无疑是有价值的。 (采访/孙琳琳)


王林和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我的老师是伯乐


“我还没觉得老就已经有点老了。老师和学生应该平等,因为思想不分老少。不能瞧不起年轻人,年轻人的可能性比你大,说不定就冒出个大批评家、大学问家。”


  四川美院招生册上,王林是美术学系的名师代表。学油画的鲍栋2003年从安徽考到川美,“就是冲着王林去的”。

  有近40年教龄的王林非常了解学生。他说:“教学生要观察性格。美术学专业有四个方向:一是美术史,二是美术批评及策展,三是美术理论,四是艺术管理。急躁的没耐心读理论,但管理可能做得很好,因为他想负责,有激情。”

和研究生一起工作

  王林是美术学系培养过最多研究生的导师。“我带研究生,是和研究生一起工作。”王林每年都会策划很多展览,将研究生组成策展团队。“他会按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分配工作。”研究生魏欣说。

  王林做展览先把策展意图告诉学生,再逐一分析,让他们知道如何选择艺术家以保证展览有水准。“将策展当成案例学习,从想法、资金场地、邀请艺术家,到现场布置,对学生来说是实践,是和艺术机构、艺术家、艺术媒体打交道的过程,还是批评思路不断拓展、调整的过程。”

  有合适的锻炼机会,王林都会放手让学生一试。罗彪2007年考上研究生就参与了当年宋庄艺术节的大部分工作,接着又是2008年798艺术节、2009年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几乎没中断过。

  2007年在广东美术馆策划的“从西南出发”是王林最满意的展览之一。研究生都参与了。王林说:“郑娜在展览中表现突出,王璜生馆长对她的能力非常认可。”研二的郑娜那次结缘广东美术馆,硕士一毕业就正式去工作了。

  学生都感到幸运。“因为当代艺术很讲究‘在场’,这么多活动你参加了你就是在场,这不是所有研究生都有的机会。”罗彪说。而魏欣认为这是了解真实艺术圈,开拓眼界的机会,“毕竟作为学生,交际圈是很有限的”。

“他们没工作,我会一直放在心里”

  王林说:“一个好老师要做的事不仅是培养学生,还应该推举学生。”王林在好几个艺术网站都有博客,博客上经常发表研究生的文字。学生的学术讨论,王林也帮助修改,成为可读的东西。“想法可以和网友交流,对同学们也是一种鼓励。”

  罗彪说:“只要有合适的刊物,王老师都会推荐发表。”很多研究生毕业前,还在愁发文章凑学分,但王林的研究生,有的发表目录就有好几页。“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谁有见地,我只要发现一定会推荐。”王林总愿意让学生的闪光点被更多人看到。

  而研究生找工作,王林也不会闲着。王林的研究生全系留校最多。在艺术圈深耕多年,朋友不少的他会帮学生张罗。“我心里总觉得我应该给他们找工作,尽管找工作不是我的责任,但要是他们没工作,我会一直放在心里。”

  今年毕业的罗彪说:“我找工作王老师也很着急。”马上要毕业的5个研究生,王林都在尽力。“我清楚他们能做好什么,我会尽力帮助联系。当然,最终还是靠他们的能力和努力。”

  如今王林这5个毕业生,有人留校试用,有人去了美术馆,有人去了出版社,总体就业情况不错。

“别让带给罗彪的嘎嘎凉了”

  有人戏言四川美院受重庆码头文化影响,教学是袍哥式的。即使王林和学生的关系不能称为兄弟关系,也绝非家长式或上下级式。罗彪说:“我们不会把老师与学生的界限分得像其他老师和学生那么清晰。我们和王老师可以一起喝酒,一起唱歌。王老师有时还半开玩笑给我们介绍女朋友。”罗彪对王林心存感激,“他对我们影响很大的首先是做人,把事情看得透一点,就不会太计较得失。”

  王林的学术态度对学生影响同样很大。“有时我们写了文章,拿给王老师看,他会守着你用红笔改两三遍,一个一个字帮你校正,然后讲为什么要这样改。”

  生活中的事,也令罗彪至今感动:2007年宋庄艺术节布展,离吃饭的地方很远。有天中午一点多了,罗彪必须留守展厅,让去吃饭的同学智豪帮带盒饭。智豪回来说盒饭是王林亲自装的,一边装一边说:多装点嘎嘎(四川话肉的意思)。回展厅的车上,王林拿着盒饭坐在车前排,把饭盒放车窗太阳光下照着,说:别让带给罗彪的嘎嘎凉了。

  已毕业4年的鲍栋是王林策展时合作较少的研究生,只有一次。“主要是我比较独立,也不是那种适合做助手的人吧。”但鲍栋说王林对他一直是平等、尊重的态度,“每次我找他,他和我会聊得很深入。很多时候他暗地提携我,总是对别人夸我。”

  王林正计划创办书院,他说中国是官僚治校,就是民办教育也非常官僚化。“我个人能力有限,改变不了整个教育,但可以做点具体的事。”王林准备将艺术家送他的作品和自己的藏书全部贡献出来,作为书院财富。“让研究美术学的人有读书的地方,拒绝行政,拒绝商业。”他设想书院办成后,除自己的研究生入驻外,还能接纳想做研究的学生。这种真正民间的学术场所,也许是能真正产生思想和精英的地方。 (采访/章润娟)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