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验
当电影、录像和戏剧开始交融,表演、影像、舞台、文本所能构成的最大的可能性和最综合的艺术模式。观看所需要的经验也就被无限的放大到从感知到思维的各个层面了。同时跨越界限的真实层面,也就是知识的跨越成为可能,尤其是在艺术家的工作中,这一特征尤其明显,如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的2007年的电影《夜巡》(Nightwatching, 2007),还有之前的《魔法圣婴》(the Baby of Macon, 1993),都在有意识的找寻来自图像研究的线索中时间的关系,导演在工作更像是一个关于视觉图像与影像关系的研究者,不同的是导演正在进入实验的现场来讨论关于这一关系的实际视觉呈现,以及这一关系带来的关于时间、媒介和空间的崩塌。丹麦Dogma95小组的拉斯冯(Lars von Trier)从《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 2000)、《狗镇》(Dog Ville 2003)到《曼德勒》(Manderlay 2005),则将来自电影剧本和文学经验的线索深入到剧场的环境之中,从混淆这一环境与真实环境,探讨来自“真实”在某一隐喻空间情况下的作用,以及其多重的意义指涉。他的工作仿佛一直有着某种学院派的方法,一直将来自不同知识学科的研究或是思考带入到视觉经验,《狗镇》与《曼德勒》则将这一混淆的空间再次还原成为一个完全的剧场空间与多义空间,通过增强来自剧情关系的空间关联,构建了一个时间上的线索,而其所呈现的共时性、共现场却经常让人开始思考这一平面化的方式所带来的某种经验关系上的影响,媒介、经验、关系被彻底的颠覆。汪建伟自2000年《屏风》这一多媒体剧场作品,其中探索的也是关于时间、文本、历史关系之间的真实特性,其媒介之多样也已经超出了单一媒介可以提供的某种真实的投射或是映照关系,鲜明的构建出了一种新的媒介本体,这一媒介开始接驳来自所有现实、日常的可能,并将共时性这一观念发展成为可被观看的共时性、共现场、多媒介的体验关系。
当综合经验构建的观赏与理解的关系,逐渐发展出一种很难确认的、复杂的系统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崩塌,尤其是基于来自单一知识领域的阐释系统,也逐渐在失效,因为来自任何领域的阐释系统,无法、也不能完全的阐释这一来自综合媒介的感受经验、共时性特征,以及最多样的媒体,这正在逐渐的引导我们开始进入另一个关于完全感知、感应的世界,而综合的实验是在这一现象普遍之前的最前锋的探索。艺术家、电影导演和媒体艺术的研究者逐渐意识到这一趋势与发展,完全感知(视觉、声音、环境、触觉、味觉等等)正在成为当代的一个最综合的实验领域与话题,如何在日常之外或是日常之内找寻那些细微的来自人性的感受和判断的能力。这一探索显然还应该涉及来自心理学和科学方面的领域,而这一实验的结果也是可以被分享的。如比利时艺术小组CREW所做的将这一综合的感受通过存在于每个人脑中的化学反应,构造出的剧场这一概念来看,其创作的基础是来自于上述多媒体的综合,但却在身体的介入方面涉及了艺术与科学共有的区域,他们的项目可以被看做是艺术的或是科学的实验,感受和体验本身也可以被理解为艺术的或是科学的实验,每个个体所能创造的感知能力在被放大和交替于他人的感知之中,在此剧场与观众合二为一。
结语
这一文本旨在找到媒介演进与艺术观念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找到实证的方式来构成一个并非只有时间、媒介发展线索的关系。这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针对观看和媒介创作的练习。因为研究的深度和篇幅的限制,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与理论家的文本无法也不能完全的被引述。另外我希望表达被限制在这个文本之内,而不是给出大量的引述关系,让观者因为阅读此文而不得不阅读大量庞杂的文本,最好的表达应该可以明确其所表述,当然这是在这一线索下的某种进行时的写作。希望有更多的同人批评和批判其中的谬误,这是我最盼望的,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相互了解。其中谬误也在所难免,因为是进行时的写作,此文本的意义也就在于可以将线索与谬误呈现与此。
感谢董冰峰的邀约。
李振华
2010年1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