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下列一组数字可以看出2009-2010年北京市的与艺术有关的非公募基金会的增长情 况。
 此外通过基金会的注册地点和活动区域的对比,很清楚地发现,上述论及的三类基金会都主要集中在北京,这是由北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其次上海、广东,然后再逐渐分落在其他省市。在上述所提及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基金会(不完全统计,暂以19家为例)中,全国2家,北京市13家,上海2家,广东2家,浙江1家,天津1家。作为对比,列举一下中国的整个非公募基金会的地域发展情况:截至2008年底,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共39家,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前五名的分别是江苏115家,北京75家,福建71家,广东54家,上海50家7。全国非公募基金会的这种地域分布情况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一致的,东部沿海省份企业家群体的规模直接影响了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但这种分布却又与艺术类非公募基金会的分布情况略有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家对文化艺术类的关注度较低。

3 宗旨和业务范围主要为促进艺术发展的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情况
上文提到,宗旨和业务范围主要为促进艺术发展的非公募基金会,在中国共有9家: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潘天寿基金会(浙江)、北京国际艺苑美术基金会、北京市中华世纪坛艺术基金会、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和广东省林若熹艺术基金会。此处着重从成立时间、注册地域及所在地、创立者及原始资金来源、业务主管单位、宗旨及业务范围、获捐来源、资助及公益活动领域等七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基金会的建立及发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