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艺术基金会在中国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无论是艺术类公募基金会还是非公募基金会,目前在中国都面临着很大的筹款压力。其中税收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还没有一个艺术类的基金会有全额捐赠免税的优惠待遇,这对基金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的艺术基金会普遍规模不大,对于艺术的资助能力有限。所以目前在中国,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活动仍然依赖于政府财政拔款。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政策是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各级政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都设有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并积极推动原有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如美术出版社、表演院团等的转企改制,这使得原先以中国文化事业单位为主体的中国非赢利文化艺术事业出现了机构和财政的真空地带。文化产业可以获得政府引导奖金的支持,但政府对非赢利艺术事业的赞助却极为有限。从上面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处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初级阶段,建立完善的艺术赞助体制还有待时日,这为中国艺术基金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尽管当前中国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结构还没有具备建立艺术基金会的前提条件和社会基础,但是,由于艺术基金会是非营利运作和专家决策,具有无法代替和估量的第三种文化创生力量,即在政府的公用利益和市场的盈利企图之外,完全根据艺术事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去启动基础性项目,实施艺术中的功利(一时没有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项目,弥补尚未被社会意识所关注、却有专业价值的项目,紧急处理和垫付临时重大项目的关键启动经费(如吴作人基金会资助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申办工作),培养人才,资助艺术创作,鼓励探索性艺术活动,发掘并富有远见地开拓专业性艺术发展方向等等。虽然艺术基金会这个行业目前对整个中国艺术的发展还不能起到足够的作用,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和发展的可能性是指向未来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是有前途的!
1、摘自董强、李小云的《民政部2009年社会组织理论研究部级课题报告》(2009年10月8日) 2、摘自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2008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2009年7月) 3、2009-2010年10月12日的数字来源于基金会中心网(http://www.foundationcenter.org.cn),2005-2008年的数字 来源于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2008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2009年7月) 4、截至2010年10月12日,基金会中心网(http://www.foundationcenter.org.cn)显示,民政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 共有58家,而中国社会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则显示为57家。本文使用基金会中心网的数字。 5、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2009年7月完成该报告。 6、摘自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2008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2009年7月) 7、以上数据来自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2008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报告》 (2009年7月)。 8、炎黄艺术馆是由黄胄先生发起创建的我国第一座民办公助的大型艺术馆。旨在收藏和展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 术品,为海内外艺术家、收藏家提供艺术交流的场地。1986年始建,1991年9月28日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