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奇观电影的美学反思 |
|
日期:
2011/1/10 10:17:01 编辑:熊立
来源:
新文网 |
|
很显然,中国目前的奇观电影,并没有在奇观电影自身的矛盾中提出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仅以降格人物性格塑造与弱化故事情节的做法,绝对不应看作是奇观电影发展的正确途径,它只能表明当前中国奇观电影中,人物、故事和环境这些影片的叙事构成要素与奇观画面之间,并没有达到一种内部自治的水平。这表明中国的奇观电影目前还处于幼稚时期,迈上成熟阶段尚需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将电影的奇观效果和叙事因素完好地结合起来,正是当前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奇观电影乃至其他国家的民族电影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应该何去何从也是所有电影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2005(03). [2]谢尔盖·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478. [3]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6,234 [4]王建彦,电影“奇观化”现象的文化阐释[J],湖南大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5]邱紫华,东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 [6]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4. [7]陈晓云,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J].电影艺术,1999(06). [作者简介]熊立(1974—),女,湖北公安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