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尼采美学对电影理论的启示
                            
日期: 2011/1/11 9:55:30    编辑:曹彦     来源: 新文网    
如果要让尼采来解释的话,他会用酒神精神来回答:正如希腊悲剧表达的是早期希腊人“健康的精神病”,这是种族处于青春期的悲观主义,准确地说,这是用悲剧来克服颓废主义。当代的人也是如此,身体越是强健,毁灭意志就越是强大,反过来,毁灭意志越是强烈,对生命的肯定就越是充沛有力。毁灭,并不妨碍它对“四周产生了一种神秘的、福气四溢的力量”。而且重要的不是痛苦本身,不是毁灭本身,不是生命的消逝本身,不是最终的结局本身,而是迈向这一结局过程中的肯定本身,是所有这一切中的主动的肯定:是对痛苦的肯定,对毁灭的肯定,对生命消逝的肯定,对“痛苦,对罪恶,对生存中的一切疑问和陌生东西的无保留的肯定”。
在痛苦中发现了肯定,在毁灭中发现了主动,这就是狄奥尼索斯(酒神)的形象寓言。在电影中观众成了主角,成了艺术家,成了酒神狄奥尼素斯的化身,在醉盼状态中,人施惠于万物,强迫万物向自己索取,强奸万物。他改变事物,直到它们反映了他的强力,成为他的完满的反映,这就是艺术。这也就是电影的真正魅力所在。这也是人类越来越喜欢电影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然电影中充满了矛盾,充满了血腥,但是我们的审片制度会限制它的程度。对于过于血腥恐怖的镜头,虽然在拍摄和制作上原本是假的,虽然观众也知道这是假的,但不得在画面中直接的出现,要么就必须模糊化其恐怖的场面。没有特殊理由,即使是要保留真实的纪录片,在面对大众时,也必须对血腥的场面和镜头作出相应的处理。对于这些做法,我们会从教育学、心理学来作出解释。但是,若要回归至0电影的本体,或要作出电影美学甚至电影哲学的解释时,我想,就必须回归到尼采,回归到尼采对“日神”的诠释。
尼采把日神用作一个象征性概念,主要是着眼于日神作为光明之神的含义。“日神”按照其词源,他是“发光者”,是光明之神,也支配着内在的幻觉世界的美丽外观。尼采所谓日神精神就是以超然物外,冷静节制的态度,把宇宙和人生视为梦幻,只去玩赏梦幻的外观,寻求一种宁静的愉快和解脱的精神。这是一种审美情趣,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即制造幻觉,美化苦难人生,沉湎于外观幻境,逃避现实生活的非功利的超然无为的态度。
哲学家面对着存在的现实,而艺术上敏感的人却“喜欢观察梦幻现实”,这些艺术家经历着梦,为了生活而演习梦的过程。因为日神是发光者,是光明之神,它使得梦的世界有一个美丽的:外观,而且在梦中,梦相总是柔和的,并且力图摆脱强烈的刺激,因此在日神朗照之下的梦的外观,也显示出适度的克制和静穆。在梦的世界中,即便是“他发火怒视,眼神仍是庄严的,让人觉得外表优美。”
也就是说,在日神控制的“梦”的世界中,梦相总是柔和的,并力图摆脱强烈的刺激。也许梦的情节是非常恐怖的,甚至会让我们大汗淋漓,惊醒过来。但是,当我们仔细地回忆梦中的场景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正如尼采所说的,梦相是柔和的,并没有出现如情节那么可怕的,只有现实世界中才存在的景象。因此,同样受“日神”控制的“梦幻”的电影的屏幕,也就必须反映日神的精神和意志,应该显示出适度的克制和静穆。血腥恐怖的场面和镜头必须被软化。
总而言之,尼采对艺术的理解是非常深邃的。我们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似乎从美学的角度上,早已被没有看过电影的尼采说透了。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