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周宪先生把身体奇观作为奇观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与康德美学身体无功利的观看不同,对感性欲望的表征及身体经验的重构是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集中反映。1998年一头红发、穿着蓝色牛仔和象征不受男权控制的浅蓝色的小背心的罗拉形象闯入人们眼帘。导演Tom Tykwer用德国式的哲学理念打造的卡通人物造型倍受人们欢迎,市长还把自己的肖像印在该片海报上制成广告招牌,借此显示其活力、亲和的形象。 18世纪欧洲以理性、启蒙为核心的现代性,是与古典性相对而言的,启蒙运动是西方现代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事件。线性发展的时间观念与目的论的历史观又称为启蒙现代性的基本特点。依卡利内斯库的说法,现代性“被想象为从黑暗中脱身而出的时代,一个觉醒与‘复兴’的时代,预示着光明未来的时代”。对于现代化过程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等在文化或审美上的批判,审美现代性则是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社会现代进程的反思,是“对于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彻底反抗”。身体文化和身体消费成为现代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身体最直接的审美表现是在各种形态的艺术之中,由道德化的身体到欲望表征的身体,这种反叛的性质却在资本、以收视率为参照系的力量下,被再度异化为欲望与资本的双重奴役。戈夫曼指出社会自我至少是部分通过社会身体被体现的。消费社会不断张扬的身体消费,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把普通人作为观照对象,从万人空巷的《渴望》到举家皆谈《金婚》的视角转移,电视剧逐渐放弃了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开始关注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影视中强调个性、自我的率性表达,传统女性的柔美主义兼而现世波普主义的隆兴,女性的着装与身体的个性化塑造,这种新的柔美主义,女性化正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后的本色回归。
审美客体只作为一种刺激物而起作用的,美感不等同于快感,引起快感的既离不开形式,却又只在形式。艺术作为人类自由的感性精神的外化,正如阿多诺所谓,无论是主流艺术、精英艺术,还是大众艺术,从根本上讲都应该是这种感性精神本身。尽管在主流艺术、精英艺术那里艺术有理智化的倾向,但艺术终究是感性而非理性范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东方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变革,中国古典思想中对感性欲望、身体经验的重新审视,在禁忌、遮蔽下的身体随着人文学科研究方向与深度的不断延展,对身体与视觉的理解会得到更好的阐释。作为后现代美学转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人的异化阶段,对身体做出一种从劳动解放到美学解放的道路,在实践层面似乎并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