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古籍修复与时间赛跑:入行难收入低 工作不讨喜
                            
日期: 2011/10/19 17:22:27    编辑:     来源: 人民日报    

  从事20多年书画装裱的非遗传承人张平告诉记者,修复一本书,一般要分“六步走”:最先一步,通过文字描述和影像记录为古籍制作档案;接着,根据古籍的破损情况确定修复方案;然后将书分解开来,根据原书的纸张规格,找到从纸质、颜色到装订线都相同或相近的修补材料;随后动手修复,一般采取“去酸”、“反铅”等技法,全程需要影像记录;最后两步,则是压平和复原。“就像医生问诊做手术一样,六个步骤同等重要。如果修补方案不科学、修补技法不得当,都会对文献造成二次破坏。”张平说。

  国家图书馆自2008年开设古籍鉴定与修复专业,国图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图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以及杜伟生、张平等专家,分别讲授了古代汉语、古籍版本鉴定、古籍修复、书画装裱、书法篆刻、中国文化史等12门课程。学员在校期间还被推荐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第一历史档案馆、古籍修复公司等单位实习。据介绍,首届50名学员已于今年夏天毕业,大部分人由此迈入古籍修复行业,有的进入图书馆、博物馆等公藏单位,有的则在私人收藏、拍卖公司等民间机构学以致用。

  善本文献加速脆化,大量古籍亟待拯救

  一份2006年国家图书馆初步统计测算的报告显示,全国现存古籍大约3000万册,破损古籍约1000万册,当时全国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技术人员还不足100人,而在这些技术人员当中,40—50岁的占到了绝大多数,只有不到1/6为40岁以下。即便到了今天,要完成全部修复工作仍需数百年,且前提是古籍不再继续破坏。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据介绍,当时全馆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0余名,其中1/4的人员为50—60岁,1/4为40—50岁,其余的为40岁以下。而在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善本古籍、金石拓片、敦煌遗书等260多万册的古籍特藏中,需要“动”一下的将近有200万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而近几年的普查结果显示,现存古籍数量远比测算的数字要大,其破损数量也多一些。古籍纸质文献的脆弱性,加上环境的污染,许多古籍善本文献正在加速酸化和脆化,更大量的破损古籍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去“拯救”。

  古籍修复行业本身的性质和要求决定了“成材率”偏低,用张平的话来说,就是“十个人里也难寻一个优才”;再加上,如同中医医术一样,古籍修复是一门需要时间和实践磨砺的技艺,年轻后备人才的匮乏实在令人担忧。

  “实际上,我们是在做一项跟时间赛跑的工作。”国图培训中心负责人闫征说。从古籍修复班开设以来,就一直参与招生工作的他近来颇感困惑:一方面,古籍修复技术性强,尽管入门难,却是一种可以“终身从事的技艺”;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保护观念和文化产业的盛行,民间收藏热情的日渐高涨,古籍修复的市场需求正持续走热,然而,理应获得公众青睐的古籍修复培训却并未获得普遍的认可。现在已经难寻三年前刚开班时,招生几十人却有千人咨询报名的盛况,生源下降是个令人担忧的状况。“这里面也许存在招生宣传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态度。”闫征感到,现在大多数人都怀抱急功近利的目的去工作,而古籍修复要求必须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除非真的是兴趣所在,不然谁会选择这个冷门的职业?”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