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何桂彦:高名潞做系主任合情合理
                            
日期: 2008/8/5 10:45:05    作者:何桂彦     来源: 艺术国际    

何桂彦

最近在网上看到《滑天下之大稽——川美史论系老师们致院领导意见书》,颇为震惊,作为一名川美美术学系的老师,我竟不知情,更没在意见书上签字,不知道谁在代表我的意见。

就高名潞是否应担任川美美术学系主任一职的问题上,我是支持的。支持的前提是川美美术学系学科发展的需要。

2004年上半年,张强离任,高名潞担任川美美术学系系主任一职。与川美签订了任职合同后,高名潞立刻对美术学的工作进行了一些调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大纲,并明确地将现当代艺术理论,以及美术批评与策划作为今后系科的发展方向。今年上半年,就系科的发展方向问题,学院领导曾到系里与全系的老师交换过意见。我也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川美建系仅十年,在中西两史上相对薄弱,根基不牢。而像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经过几代学者的耕耘,在这两个学科方向上均有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在科研、教学领域都形成了自身的传统。相反,川美美术学系在学科上的优势并不是两史,而是美术批评与策划。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川美的当代艺术创作就十分活跃,尤其是油画领域,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代表性的艺术家。这种活跃的创作氛围恰恰可以为美术批评和策划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同样,王林老师、王小箭老师明确表态,川美美术学系就应该以现当代为中心,发挥学科上的优势,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如果就目前川美美术学系学科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而言,高名潞担任系主任一职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这不是个人利益得失的问题,而是从学科发展的需要方面考虑的。

当然,正如有些老师指出的,高名潞任职一事,不是民主选举的,而是学院任命的。表面看,这种说法似乎合理。但是,就目前美术学系的老师结构来看,正好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老的老,小的小。如果从学科发展方向考虑,除了高名潞以外,剩下的老师就只有王林、牟群、王小箭、张强几位具有担任主任的能力和资历,而在这些老师中,谁又愿意接美术学这个“烂摊子”呢?话可以说得更明白一些,高名潞离开川美美术学系,高名潞仍是高名潞;然而,如果川美美术学系没有高名潞,损失的只能是川美美术学系。我想,任何一个顾全大局的人,任何一个希望川美美术学进一步发展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高名潞个人想当这个系主任,认为这是高抓住了川美这跟“稻草”不放,恐怕这实在是陷人于不义,言过其实了。所以,高任职有他的难处,这种难处是川美系科教师年龄结构出现失衡所造成的,所以,这种人事调整也是迫不得已。

同样,有的老师指出的,高名潞在任职期间并没有为川美做事这个事情上,我的个人看法是,高不仅处处在为川美美术学系做想,而且还做了几件看上去普通,但又务实的事情。

特别要说明的是,从2006年开始高名潞便放弃了就任合同中应该享受的年薪(五万税前)和报销国际机票的待遇。近两年来,高多次往返川美的差旅费都是他自己出的。我想就这一点而言,网友就应该明白,高并非是一个希望做系主任进而捞点好处的人。另外,2004年,学院为高名潞设立了三十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据我所知,这些经费完全用于川美的教学和科研,均有据可查。其中,一部分费用于川美学生在北京和重庆做学术项目时的生活补助、路费、交通和通讯等支出,另一部分则用于美术学系网站——艺术数据网的建设费用。

首先,从明确美术学系的学科方向后,高名潞借助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号召力,从2005年以来,先后邀请了十多位国内外的专家到美术学系开课和讲学。为了尽量给系里节约开支,高名潞主动建议让男专家住在他的家里(他不在川美的时候,也安排过女性专家住)。就这一点,师生有目共睹,我在此不必多言。

高名潞做的第二项主要工作是正式建立并完善了美术学系资料室,并向学院申请了每年十万元的图书经费。从04年到06年间,资料室添置了专业书籍和杂志,尤其是高每次回国都会为系里带数量不等的外文资料回来,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多方便。我想任何在老校区上过课的同学都应了解此事。然而,06年下半年,学院和系里在没有征求高名潞意见的情况下,就收回了资料室,师生均感到不便。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第三件事情,从04年高名潞任职美术学系以来,正式建立了美术学系网站——艺术数据网(art_here),具体执行工作由王小箭负责。在王老师和系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网站已经走上了正轨,不仅成为我系师生的艺术资源数据库,也为广大网友所共享。

同样,有老师指出,高任职以来并没有给系里的同学开设课程,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在教学上,高名潞强调艺术史方法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5年至2006年期间,高名潞为川美美术学系2002级和2003级本科生,2005级研究生分别开设《艺术史方法论》课程。因为课程涉及到十几部中外参考书,考虑到近百名学生要将这么多的书籍收集齐并阅读完将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名潞组织他的几位研究生集中翻拍了十多本中英文书中的相关章节,并刻录成光牒,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期间都能读到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因高名潞备课认真,讲授知识系统且深入,引来不少外系的师生旁听。

事实上,因为美术学设有副主任一职,高名潞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日常事务的管理上,而是将科研放在首位。我想,高名潞的学术和科研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2006年10月,在参评罗中立奖学金作品期间高名潞因冠心病住院。其后,美国匹兹堡大学十分人性化的给了他半年学术休假和一年病假(2006年下半年,2007年上半年和2007年下半年)。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尽管高名潞不在重庆,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工作。因为此时系里的工作,书记和副系主任已经承担的比较成熟和顺利了,年轻教师也各司其职,而且四川美术学院于2006年正式成立了“高名潞现当代研究所”,所以此时,高名潞将工作重心转到了研究所的科研项目之上。从2005年以来,高名潞以川美特聘教授的身份,已经出版了七本中英文著作,先后完成了《无名画会》(北京、广州和上海三次巡展)、《85美术运动:80年代的人文前卫两卷本》、《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西班牙巡展)以及系列研讨会(三次)等近十个综合项目。如果说大学单位应该教学和科研并重的话,高名潞对川美的科研是做出了自己贡献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当大家在关注对高名潞的批评和指责的时候,扪心自问,川美美术学系的老师,又有谁在过去几年中真心的接纳过高名潞,真心地配合系里的工作,推动美术学发展的呢?不是排挤,就是诋毁,美术学系从来就没有团结过——这是事实。我相信高名潞是为了美术学系的发展才来川美的,他对川美有感情,对美术学系的学生有感情。我坚信高名潞的学养和人品,他始终是一个有责任心和良知的优秀学者。时间会检验一切,任何的诋毁和攻击都会在事实面前无功而返。

我仍然相信那句老话,但愿我得罪的是“君子”,而不是“小人”。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