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前卫艺术的教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栗宪庭的特有标签,而且被看作是不可动摇的,因为他的的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八五体系架构的延续,质疑栗宪庭就等同于质疑八五,质疑八五就等同于质疑“F4”当今的显赫地位。同样,质疑就意味着存在,但是资深的哲学学者、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主持人王鲁湘在访谈栗宪庭是时候却没有做到一位电视布道者应尽的责任,而是在刻意的在神化栗宪庭的“教父”地位。

在中国当代艺术圈“批栗”的风潮就从来没消停过,今年呼声最高、最有代表性的恐怕是陈老铁了。虽然有作秀嫌疑,但是以陈老铁的资历,站出来批评一下栗宪庭还是不为过的,强过那些一边批评栗一边为栗树立丰碑的人。总结在国际艺术界较有影响力的中国人如蔡国强、艾未未、栗宪庭等人,他们总以低姿态来回应高贡献所带来的影响力,而在王鲁湘访谈里,栗宪庭是一个十足的艺术界“大鳄”。
后记:
笔者曾经在宋庄的街道上看到过栗宪庭:一身灰度的唐装,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这个曾经的“教父”现在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乡绅了。相比“教父”,相信他更愿意人们称道一声“老栗”。
2008年“批栗”小事记
2008年5月15日,“陈老铁严厉批评栗宪庭学术倾向油画展”在798艺术区东方艺术空间开幕。展览主题是:学术批评“栗宪庭主义”的文化浮躁,强化“中国当代书写表现主义”油画作为“中国主义”油画发展主流的学术地位,尖锐直白地列举了栗宪庭在当代艺术批评中存在的六大“致命缺陷”。
2008年4月10日-5月10日,北京798东方艺术空间“陈老铁学术批评‘栗宪庭主义’是‘文化垃圾’油画展”开展。
2008年5月1日,陈老铁南下广东美术馆“批栗”,提出了以新书写表现主义取代红色波普,强调只有中国笔墨才能推进中国当代油画的深层的实质发展。
2008年5月1日,陈老铁学术批评“栗宪庭主义及泼皮现实主义”是“文化垃圾”画册刊出。
事件之后栗宪庭通过媒体的采访,充满愤恨的抛出“精神有问题”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再度引发了学术界、批评家、艺术家、投资人对于“教父”神化的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