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里奥·索兰提 听从自己的声音马里奥出生于1971 年,在意大利度过了童年,之后定居纽约。他的一生从大西洋的一岸延伸至另一岸,经历了从旧世界到新世界的过渡,经典到现代的跨越。马里奥的人像作品具有油画特质与雕塑感—让人想起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但同时却又充满能量与时代感,非常纽约。采访马里奥的过程其实就是倾听他内心的过程,那份将商业同艺术拿捏得当的天赋,也是纽约味十足。 自从1992 年为Calvin Klein 服饰及Obsession 迷惑香水广告掌镜,21岁的马里奥便开始同时尚和明星结下摄影缘分,“2008 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的艺术展只是其作品的一小部分,于是对他来说摄影对象其实比摄影过程更重要,即使是商业合作,在他眼里也只剩下眼前的人和心中的声音。 Q:你入选“2008 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的理由是“捕捉时代脉动的摄影家,你觉得这样的评价是否能够准确描述你的艺术成就? A:很荣幸可以和很多中国艺术家共同分享这个奖项,其实我的第一个愿望并非摄影,而是想成为一名油画家,但就在我学画的时候发现了摄影,并很快把大部分的热情投入其中。一开始我被摄影的过程所吸引——在光线下看到某种图景,如一幅油画,然后通过冲印胶卷将其固定在纸上。我逐渐发现通过拍照我可以与摄影对象产生亲密的关系,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像。我于是意识到使我对摄影产生热情的已经不再是过程本身,而是摄影对象。镜头前的一切使我思考周围世界的意义与构成。我在摄影这种媒介里不断成长,发现了这种媒介越来越多的复杂与精彩,这是我引以为傲的成绩,而并非刊登在某杂志上或放置在橱窗里的某一幅作品。 Q:你是如何定义自己的影像风格?纽约风、油画质感或者是别的? A:我从小就开始画油画,所以我想后来我通过摄影手段获得视觉上的凝滞一定也受到了油画的影响。纽约是我喜欢的城市,但我更喜欢20 年前的它,那时候整个城市都充满着表现力,涂鸦、霹雳舞随处可见,艺术和自由的氛围相当浓郁。而在今天,没有钱在纽约是寸步难行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shopping mall,赚钱才是城市使命。但纽约似乎已经变成我的精神故乡,不断有属于纽约的声音在敲打我,不断有属于纽约的人在牵引我,我想我这辈子是离不开“纽约风”的。 Q:这次参加“2008 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作品巡展的作品,是你自己挑选的吗?背后有什么创作故事? A:是我自己挑选的,原本想找一些给我弟弟拍的照片,但因为考虑到时尚的主题,所以就选了一些女性的摄影作品。(你镜头下的女性好像都不苟言笑。)是的,其实很多客户也要求我让模特微笑,但我在拍照时非常严肃,也不会放音乐倒红酒,哈,只是放一些不会喧宾夺主的轻音乐,因为我认为摄影应该更关注人物内在的东西,冷静有时候是必需的,这样才能让自己听从自己的声音。当然也有微笑的,只是这次没有展出。 Q:在所有合作过的品牌中,哪次合作印象最深刻?有自己的御用模特吗? A:其实我不太喜欢“品牌”这个词,因为对于我来说,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为了诞生一张艺术品,我不会去刻意衡量作品的艺术和商业性,往往是一组照片拍好由客户去选择,我的工作在此之前已经完成。今天展出的就有一些是广告片,但你完全看不出它们的商业味道。我没有固定的摄影模特,Kate Moss 是因为以前拍CK 香水的时候合作过,所以比较熟悉。有些时候我会选择送快递的女生或者酒吧里的陌生人作为我的摄影对象。
马里奥·索兰提捕捉时代脉动的摄影家 1992 年为Calvin Klein 服饰及Obsession 迷惑香水广告掌镜一举成名综览马里奥·索兰提庞大、多样的作品集,可以使我们在很多方面了解艺术家本人以及他的创作内容,这是无疑的。然而如果更加细致地审视索兰提的摄影作品,我们会发现一种更为宽广的意识状态,一个包含着诸多世界的世界。于是我们认识到,他是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他吸收了过去20 年的价值变迁与光辉时刻。如果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那么对于索兰提,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他得以成功书写历史的原因。
专访2008 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人要学会信以为真夏小万自认为是很有局限的人,虽然出身音乐世家,但绘画之外的音乐却非自己所能驾驭,所以他笑言自己面对采访还是不能像音乐那样行云流水口若悬河,但只要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从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之美,无论是“山水”还是“人形”。 Q:你入选“2008 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的理由是“颠覆平面的三维装置艺术家”,你本人怎么看待自己的艺术成绩? A:我是年初的时候知道自己入选的,当时非常高兴,但我总觉得这个奖来得很突然,我只是一直在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艺术成绩,但我相信这次获奖对我未来艺术发展的推进会有一定的益处,也是对我过去努力的一种肯定,所以我很珍惜。 Q:从05 年开始,你的个展、联展数量明显增多,这对你的个人创作会带来什么影响? A:最大的影响就是很忙,哈哈。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可以使人的生命质量高一些,但反过来讲,有时候也难免“粗糙”。(你是完美主义者?)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完美主义者,因为对我来说评价一个作品是否完美的标准是非常理性的,那就是它是否解决了我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的创作标准。 Q:这次参加“2008 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作品巡展的作品,是你自己挑选的吗?背后有什么创作故事? A:之前因为在北京有个展,比这个多,所以就从中选出一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就是“山水”和“人形”系列各选几幅,目前的创作就是这两大内容,并且山水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人形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人对自己的解释也永远没有停下来的时刻。没有特别针对具体哪个作品的故事,03 年开始尝试这种新的表现方式的时候并没有想得太多,只是因为当初画油画的时候就对空间比较感兴趣,用平面语言系统来表达万物的空间感受,这是我感到十分有趣的东西。 Q:在自己的创作和平时的教学中,“颠覆”这个词的诠释会有不同吗? A:“颠覆”这个词太形式感、太具有攻击型了,不太容易把一件事情说清楚,所以我不太会用,更喜欢使用“替代”、“转换”这些比较中性的说法。而对于我,正如生命和死亡不是个人的主题,“颠覆”同样有些不堪重负,我只是更关心全新的视觉体验,通过更直接的方式把视觉系统空间化,更贴近人的知觉,如果说这是“颠覆”,只是因为不常见而已。 Q:你对今后自己的创作方向有什么定位吗?或者说有什么创作计划? A:我总是在和自己新的问题较劲,假象是绘画在空间中的实现,但是难免会有局限,我原本设想的最佳状态是人也能进入这个空间,所以现在不断尝试在舞台上寻求突破,大剧院的技术、设备支持,能够让人与空间有更多的接触。 夏小万颠覆平面的三维装置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 风格变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自我,画出更好的作品。对于刘野来说, 一个艺术家只有找到自我才算完成了任务。持久和稳定的创作能量,推动着刘野将生活中的睿智凝炼为艺术,在平淡和耐力中寻找到自我最真挚的内心所向。他对艺术品质一贯而执着的追求,同时却又不失纯真和喜乐的情怀为倡导领悟非凡的马爹利所推崇,从而成为 2008 年度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刘野artist 艺术人物专访2008 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夏小万风格变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自我,画出更好的作品。对于刘野来说, 一个艺术家只有找到自我才算完成了任务。持久和稳定的创作能量,推动着刘野将生活中的睿智凝炼为艺术,在平淡和耐力中寻找到自我最真挚的内心所向。他对艺术品质一贯而执着的追求,同时却又不失纯真和喜乐的情怀为倡导领悟非凡的马爹利所推崇,从而成为 2008 年度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洪磊融汇现代与传统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 以最擅长的手法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思索融入到现代摄影的技术之中,这就是洪磊。洪磊从骨子里热爱中国画,甚至有那种看到笔墨融入宣纸就想流泪的感觉。他既是个完美主义者,同时又是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他迷恋着古典,但又制造各种各样的形式去毁灭它。这是一种酿造梦幻的技术,将历代相传的传统与现代时尚相融合,这种令人惊异的完美结合为倡导领悟非凡的马爹利所推崇,从而成为 2008 年度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