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王度的“媒体事实”让你感到紧张了吗?
                            
日期: 2008/8/27 9:45:59    作者:王静     来源: 今日艺术网独家专稿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2008年夏天,王度的名字不断被提及。7月6号,阿拉里奥画廊大手笔展出王度作品《2008/8002,梦游现实主义》,阿拉里奥巨大的1号展厅变成一个非现实的未来考古现场,粉尘弥漫在空间中,在另一个展厅被作为媒体信息混淆于“世界新闻发生场”中。随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重量级收藏展陈列了王度的重要代表作品《时空隧道》,紧跟其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再次展出王度新创作的《国际快餐》——一餐巨型的“土耳其烤肉”盛宴,烹制的是三万张重达7吨的图像印刷品。应该说,这个夏天,中国成为王度作品的“事件主体”,王度再次运用了他的“媒体”视角,呈现震撼的“事实”。


一直以来,王度一直着意强调的是作品中的“媒体”话语力量,他认为自己是在重新定义某种业已存在的图景和某种思想,而并非在创作。呈现穿过媒体现实和“我”的观看之后的另一种现实——文化现实,王度的许多作品涉及文化批判和重大时事主题,具有解构权威、主流、体制的指向。


媒体的所指

“我就是媒体”是王度口号式的个人创作宣言,王度的创意来源完全来自社会图像,他个人的观看视角经过机智的视觉转换,将事实按照新闻图片的透视关系进行三维放大,某些时候被肆意裁切的取景边框更制造了事件的新闻真实性。王度从未放弃过他惯用的“极端的”叙事方法,哪怕俨然梦境中才能出现的魔幻性的夸张图像令人感到紧张,置身庞大的“事实”面前,人很容易感到作为接受者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而在王度看来,他乐于躲在作品背后,寻求互动带来的玄妙感受,如他所言:“我觉得不是观众在观看作品,而是我在观看观众与我作品的这种关系和反应,这是比较有趣的。”


王度过往的作品大都体积庞大并且使用图像的数量众多,雕塑的硕大体积和信息的泛滥感营造出极强的视觉上的当代感和观赏时的心理厚度。他通过直截了当、幽默夸张的调侃方式“报道”世界的常态和病态,用另类的视觉呈现介入社会现实,将图像从媒体语境中还原到现实空间,观众重新与原本经过平面媒体选择过的信息产生互动和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产生了新的意义,王度采用这种建立新的话语的方式颠覆传统媒体呈现的“事实”,或者说,是制造了一个新的“媒体事实”。


王氏思维秘籍

王度天生具有先锋艺术家的气质和敏感神经,当80年代现代艺术对中国艺术家进行创作思维和叙述方式的洗礼的时候,他很快意识到了艺术该如何介入社会——80年代后期,王度为核心的“南方艺术家沙龙”广泛的召集了广州区域内的文化力量,建设起了一个城市极为有益的讨论气氛,“南方艺术家沙龙第一回实验展”则是对全新艺术创作方式的一次先锋探索——虽然现在看来那只是启蒙过程中的一次尝试,却令王度揭开了现代艺术的神秘面纱,从懵懂走向清晰。


王度于90年代初出走到异国他乡的巴黎后,他迅速从当代社会现实和艺术现实中提炼出了属于王度式的个体方法论,从王度如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真正理解了当代艺术:决定当代艺术前途的因素,即不是所谓的达达主义也不是POP艺术,而是当地及未来的技术革命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POP艺术让艺术在当今时代变得具有众多可能,而POP艺术本身也变成了离我们最近的传统。


1995年,王度开始将“媒体现实”的方案诉诸笔端,随后他开始收集大量在媒体中出现的图像,像编辑一样把它们分门别类:政治的、经济的、色情的等等。随后开始进行选择,王度决计不再做被动的接受者,开始实施他作为一名“记者”的计划,这一计划一直延续至今。


在与王度的交谈中,他假设了一个大胆的未来图景,信息技术真正达到“爆炸”的程度,世界无处不充斥着信息的存在,三维的图像可以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被传播,科技手段的发达足以毁灭人类自身,这或许是可以预见的信息技术泛滥的未来。而现在,信息化时代相对于漫长的历史而言才刚刚开始,王度丝毫不怀疑自己的“媒体”方法论在未来面临穷途的境况,相反将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不断得以实践。


中国的超现实主义现场

虽然并未长时间处于事件现场之中,王度对中国现实的把握仍旧敏感而准确,这个现实包括内在秩序和外在关系两个层面。对于《2008/8002,梦游现实主义》这件作品的诞生,王度显然积蓄已久,2008是今天发生的现实,全中国亢奋的集体建设,8002则是一个更遥远的设想,8002相对于2008,是一个漫长的、不可预测的时间维度,王度利用这样一个时间的跨越,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现场没有理所当然的被呈现,而是被置换成为未来化的缩微考古遗迹,著名的城市地标建筑隐喻了发生现场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两个时空杂糅一处,让我们能够超越时空的区隔,站在未来,审视今天迅速发展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非理性集体行为,空气中弥漫的白色粉尘令人窒息,观众站在脚手架搭建的通道上观看嘈杂的工地——被某种外物牵引了决断力后的产物,新鲜与冲动共生,混乱与矛盾共存,摧枯拉朽与不计后果产生了巨大力量,为建设而产生的破坏力量同样是惊人的。


有一点是被公认的,王度是为数不多的获得国际认可,并且不以文化身份作为创作优势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因为在王度的视野内,世界早已处于一个同一的语境,用“以毒攻毒”的策略制造现场是王度不断实践“媒体理论”的一种方法,他以制造“媒体事实”的方式提示我们现实的真实存在,如同他在今年夏天所呈现的这两个展览,其主旨与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关系,其中所指涉的文化的、消费的、建设与毁坏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史层面具有“含沙射影”的映射力量。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