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展览专题一  反思文革:思想解放与人性复苏
                            
日期: 2008/5/28 13:45:36    作者:     来源:     

1976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反思文革”和“解放思想”的浪潮中,艺术家反思历史,审视现实,思想观念的转变使艺术创作远离了文革模式,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阶段。1979年,以程宜明、刘宇廉、李斌创作的连环画《枫》、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丛林的《一九六八年×月×日·雪》等为代表的美术作品,标志了“伤痕美术”在美术界的出现。“伤痕”的意义在于,艺术家不是去图解历史,而是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唤起经历过文革的那代人苦涩的生命记忆。实际上,“伤痕美术”先后呈现出两种创作状态:一类是以高小华、程丛林等代表的“反思文革”,另一类是以王川、何多苓等代表的“知青题材”。“伤痕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尽管时间短暂,但它在80年代初的艺术史上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在反思、批判历史的过程中,艺术家赋予作品以人道主义精神,而正是这份精神遗产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部分参展作品:

周思聪 《人民和总理》 1979年 151cm 217.5cm

高小华 《为什么》 油画 1978年 107x136cm

程丛林《一九六八年某月某日·雪》 1979年 202cm x300cm

王川 《再见吧·小路》 油画 1980 150cm 80cm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