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专题四  回归现实:“新生代”与“新伤痕”
                            
日期: 2008/5/28 13:51:14    作者:     来源:     

90年代初,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几乎是在一个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展开的。首先面临的是社会学的转向问题。1992年,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改革开放对其后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踵而来的是商业社会、都市文化、流行文化的兴起。其次是艺术语境的转变。1989年以后,新潮美术以来的现代艺术运动进入一种沉潜状态,当早期的文化批判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答案,这意味着宏大、崇高的现代主义叙事的没落。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开始崭露头角,这集中体现在1991年由批评家范迪安、尹吉男等共同策划的“新生代艺术展”上。和“新潮”时期那代艺术家不同,“新生代”既对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不感兴趣,又无意在虚幻的、宏大的现代主义叙事中耗费自己的创作热情,相反,他们关注“近距离”的现实,敏感自身的体验,并以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无聊、空泛、自嘲式的生活经验。除了中央美院的刘小东、李天元、喻红等代表性的艺术家之外,同一时期的年轻艺术家中,曾梵志、毛焰、石冲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换句话说,“新生代”几乎是一个全国性的艺术现象,这集中反映在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上。与“新生代”颇为相似的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四川美术界出现了一种“新伤痕”的艺术倾向。和早期“伤痕”重视社会批判有所不同,“新伤痕”更多强调自我内心的伤害,突出作品的心理叙事性,代表艺术家有忻海洲、赵能智、俸正杰等。这种创作倾向对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产生了潜在的影响,这在尹朝阳、韦嘉等人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部分展览作品与文献

刘小东《自古英雄出少年》 200x200cm2002年.

方力钧 (版画作品)

宋永红《清晨》150x200cm 油画

《游泳池》、郭伟、油画、1995

韦嘉 《货郎途Ⅰ》 布面丙烯 180×260cm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