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于德清:不看《梅兰芳》
                            
日期: 2008/12/10 9:27:59    作者:于德清     来源: 新闻晨报    

陈凯歌新作《梅兰芳》公映了,据说票房和这个冬天一样,不太冷也不太暖。问了一下周围的年轻同事,没有一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自从《无极》之后,陈凯歌的票房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往昔。尤其是对现今电影院的消费主力——生于80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而据媒体报道,走进电影院的很多都是老年人,他们大都是冲着“梅兰芳”这个金字招牌去的。

作为中影集团的年度大戏,《梅兰芳》的炒作很是费了一番功夫,甚至不惜利用了艳照门。然而,越是炒作越是让人难有期待,尤其是在陈凯歌的主导之下,《梅兰芳》能拍成啥样,本人更是懒得去想像。

陈凯歌固然是当代中国拍摄梨园题材电影的不二人选,但是,其艺术生命在《霸王别姬》之后即已宣告终结。这也是中国第五代导演普遍存在的一个宿命,包括在张艺谋身上也同样如此,他的艺术生命终结于《活着》。陈凯歌与张艺谋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即他们通过电影这种形式,对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反思已经到了这一代人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在这个思想的山峰之上更进一尺,已再无可能。他们摸到了天花板。然而,他们的悲哀在于,他们仍然正当壮年,依旧精力旺盛,要在物质主义泛滥的当代中国保持住第一梯队社会人物的身份。因此,张、陈二人不约而同以一种犬儒的姿态,放下身段去寻求商业的成功。于是,中国影坛的这“哼哈二将”就给我们创造了一种“外表花哨而灵魂堕落的伪古典兼伪后现代的大片美学”。

《梅兰芳》虽然对外宣传是艺术片,然而,陈凯歌早已失去了那份艺术的贞操。一个曾经导演了超级大烂片的人,现在忽然信誓旦旦地对外吆喝:“从良了,从良了”。你会信吗?或许,我们应该怀念那个90年代的陈凯歌。《霸王别姬》虽是虚构,却是真实,《梅兰芳》虽是真实却又注定虚假。《霸王别姬》所不能展现的东西,《梅兰芳》肯定也不能,更何况这又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又有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为顾问,其中的禁忌恐怕只会更多一层。如果结合商业利益的诉求,那么,《梅兰芳》能够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活在历史中的艺术大师吗?我非常怀疑。这里的问题或许不在于能否还原一个真实的梅兰芳,而是对梅兰芳的形象会歪曲到什么地步。或者说,陈氏哈哈镜的失真度究竟有多高。

已经有很多人看了《梅兰芳》之后又大呼上当,有的论者则说“和《梅兰芳》相比,《无极》应该算是很好的电影了”。在当下,一个导演可以没有直面历史的勇气,但是不能没有对历史的敬畏,不能没有底线与真诚,不能明明知道是赝品却摆出来炫耀。当我们直面中国导演和投资方的这种大无畏精神之时,通过拒绝观看《梅兰芳》,或许还能多少体现一下对历史以及对艺术大师的敬畏之心。

梅兰芳墓在北京香山旁边的一个小山坳里。这个地方很隐蔽,平时很安静。离梅兰芳墓不出50米,在山的另一面,是马连良墓。两位同代京剧大师比邻长眠,不知是不是巧合。只是马连良比梅兰芳晚去世了5年,经受了更多的世态炎凉。若要感受历史,与其到嘈杂的影院去看一部山寨化的《梅兰芳》,倒还不如真诚地去梅兰芳墓凭吊一下。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