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80后现象的讨论最早出现在文学界,当时的焦点人物韩寒、郭敬明,因其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大放厥词从而招致文学界众多知名评论家、作家的反感和强烈指责。在这场文坛精英与新生代对垒的较量中,虽然势力严重倾斜、失衡,结果却出乎意料,80后用其网络上的绝对优势及非常的手段笑到了最后。这场不对等的抗衡中传统势力的观念被无情颠覆并惨遭践踏,把持文坛权力的文学界巨头们威风扫地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从此80后以其张扬、浮躁、反叛的名声一鸣惊人、蜚声于社会,亦然成为社会倍受关注的熟面孔,并由此被社会精英们粗暴地定义为失落的一代、无为、垮掉的一代。如今伴随着80后的成长与成熟,80后中脱颖而出的精英骄子们开始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这股异军突起的新生代势力逐渐膨胀、强盛,并昭示出强大无比的发展潜力,实力和能力的体现证明80后已经不可藐视。伴随着时光的冲刷和粉饰,80后已不再是人们眼中垮掉的一代,而是在各个领域中突显能力和作用,青春、阳光、希望的一代。
追溯80后现象的根源难免仍要扯回到历史事件中,80后张扬轻狂的言行举止以及非同凡响惹人争议的问题现象决非仅自身本体因素所致,而要与历史现实发生联系。众所周知,造就垮掉一代的群体恰恰是那些对他们有成见和非议人群中的50后、60后出生的父母。传统文化及人生价值观的传承之所以从80后这一代人开始产生断层并被根本改变,这意味着需要剖析和了解80后的生存环境及历史年代中的社会政治背景。80后所出生的年代,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大变革的初期,人口首先是中国社会改革的第一目标,独生子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由此产生。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改变了传统历史长河中家庭成员的结构,从而造就了80后特殊成长环境的优越性及优越感的存在,确切地说造就了他们特殊性格、品质生成的因素。孤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让这一代人无法与前几代人一样能够拥有常人的品性,他们孤僻、冷漠、自私、胆怯、唯我、懒散等突出明显的个性化品质使他们的行为表现难免与众不同。而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脑网络时代的到来。80后孤独的成长环境中似乎多了这样一些物质元素,一些让他们倍感兴奋的文化物质。冰冷的电子机器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无形之中成为了他们心猿意马的朋友,80后热衷于玩游戏、看卡通书籍、漫画片、暴力、恐怖电影、QQ聊天、博客……,他们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成长,毋庸置疑他们注定会对这些产品产生依恋,他们会天性一般地热爱卡通、喜欢幻想、搞恶作剧、自由散漫、唯我独尊、我行我素……这是他们本质里喜爱卡通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拥有独生子女的新家庭中,80后自然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宠儿,家庭中名符其实的“小黄帝”。无奈和可悲的是,平民百姓家庭中的“小黄帝”除了缺少贵族气质之外,其它不良品质应有尽有。
上述议论并非蓄意贬低和诋毁80后,而是客观地说明,他们在享受特殊待遇时,有意无意之间促成了体内不良品质的滋生,无懈可击地说家庭环境及相关一些因素造就了80后孤傲、张扬、反叛,唯我、自怜、冷漠的双重性格。这或许是上几代人不敢、不愿、不忍客观面对和接受现实的主要原因吧。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众多确凿事实说明造就80后品质弱点的主要原因非自身主观因素所致,时代背景、客观环境等其它人为因素是其主要原因。
80后不平凡的成长背景和环境等因素注定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磨砺和锤炼。他们是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成长经历溶含了改革开放的体验,正因如此,他们身上呈现了那个时代积累下的一切焦虑。80后有着较为突出的思维能力特点和与众不同的观察视野,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众不同,崇尚物质消费的现实性理念使他们与上几代人追求理想抱负和政治信仰的思想理念产生了对立,这或许是人生价值观中水火不相容的隔阂。80后不再注重伦理、秩序等公共性观念意识的培养,而喜欢按照自由散漫,不受伦理约束、不受思想束缚、不受观念限制的方式随意表现自己。他们的语言表达中不再强调附庸一致的言辞,而是突出表现自我、强调本体的个性化特征。事实证明,80后唯我独尊的语言昭示了他们桀骜不驯的个性品质和反叛意识,他们思维中放任自流的意识形态和不受伦理观念束缚的思想观念常常与现实产生冲撞并引发矛盾纠葛,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使他们的艺术张力及表达呈现令人困惑的膨胀、张扬、迷惘、孤傲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