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市场“俘获”艺术家
                            
日期: 2009/3/26 9:16:28    作者:北京日报社     来源: 今日艺术网网络专稿    

画家岳敏君的最新展览《岳敏君:公元3009之考古发现》日前在今日美术馆热烈开展。岳敏君受到明星一般的追捧,在展览现场,无数的闪光灯对准了他;而在场外,他在周末两天的时间里,接受了20家媒体的专访。岳敏君说,他受到的追捧与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不断拍出高价有关,也说明人们开始对文化投入了更大热情。

一张巨幅油画和几组装置作品构成了此次展览独特的空间展示。岳敏君还是在沿用其标志性的形象——一张张呲牙咧嘴的“笑脸”,这一次,“笑脸”和来自宋庄、白家庄等地的皮鞋、暖壶交融在一起,而这些日常用品都被冠以了“出土文物”的美名。岳敏君说,他是希望通过这种特有的展览方式,表达一个意思——将来会对现在有误读,就像我们对过去有误读一样。

岳敏君:我想创造电影式的明星

许多观众对“笑脸”很熟悉,展览上、印刷品上、水杯上,它随处可见。“笑脸”诞生将近20年了,面对评论界的质疑,岳敏君依旧不断在重复这个形象,到底是为什么?

岳敏君说:“这一形象近20年不变,跟我自己的理念有关系,我是想创造电影明星式的人物。”他刚开始创作“笑脸”形象之后的一两年,就想到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场景、角色进行不断转换。“这就如同电影明星一样,明星可以演年轻人,也可以演老太太,但是观众知道所有这些角色都是这一个人扮演的。”岳敏君认为,它看似是文化符号,实际上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岳敏君说,“笑脸”这一符号还会继续使用下去。

“笑脸”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时候,类似于愤青式的形象,代表着一种反叛精神,而现在它更多出现在杂志封面,出现在海报上,更像是一种时尚的符号。岳敏君说这种变化也是自己始料不及的。“一开始这个形象是反偶像的‘偶像’,反所谓冠冕堂皇的偶像、假模假式的偶像。社会背景转换以后,作品本身的内容也随之增加或减少,或者改变。”在岳敏君看来,“笑脸”变成时尚的符号,很可能是因为大家喜欢它的怪诞、邪恶。

艺术符号重复出现反映创作乏力

“笑脸”不断重复出现,则让评论家更多看到了当代艺术创造乏力的现状。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朱其认为,这可能是许多画家的套路,不同的空间、题材里面,其艺术符号总是穿行其间。这本质上不能说是艺术创作,而是艺术生产模式,这就如同拍好莱坞大片,不断拍系列片,不断放入相同的文化符号。

当代艺术创作存在一个明显的倾向,当代艺术家往往在成功的基础上不断重复自己,或者重复模仿那些成功的模式。对此,朱其认为:“这些艺术家是害怕实验失败,怕冒学术上的风险,怕冒市场风险,害怕一改风格市场就不认了。这可能更应该看成是市场学、市场销售规律的一个特点,也可以看作是艺术家在向市场、向流行屈服。

公众易被市场名利光环所蒙蔽

去年底,朱其观看了美国迈阿密艺术博览会亚洲专场,他说,自己看到的许多作品都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妖魔鬼怪”。对于大部分没有去过中国的外国人来说,许多人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就是这样。其实,中国还有很多正面的东西没有得到表现,这些形象仅仅是负面的文化形象,他们在西方传播,误导了观众。

朱其认为,岳敏君作品的“笑脸”形象搞怪、玩世不恭,并不能代表当下社会的主流精神,也不能代表前卫精神。他认为,当代艺术至少应该体现文化转型正面的东西,体现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而不能总是停留在低级、怪诞的状态中。

至于岳敏君本人受到了明星般的追捧,在朱其看来,这是社会缺乏文化判断力的表现。公众和流行时尚,都被市场的名利光环所蒙蔽了。“岳敏君可以这样创作,但没有必要把他追捧成明星,更没有必要将其当成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当成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形象的代表。”朱其说,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就变成受到追捧的文化形象,这是容易误导观众的。

而对公众而言,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如今人们只注重市场的成功和流行,并不计较艺术的内容和内涵,这反过来对当代艺术的成长不利。(路艳霞 孙戉/摄)

责任编辑: 唐唐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