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马来西亚为东南亚艺术启蒙 提着箱子去赶艺术集会
                            
日期: 2009/12/14 13:44:06    作者:佟佳熹     来源: 新周刊    
马来西亚艺博会将全世界的新兴艺术带到东南亚,也向国际艺坛推介大马艺术偶像。


  那些把航空公司当成汽车旅馆的日子里,过客们提着各自的手提箱——23寸、26寸、32寸,皮面、布面或树脂面——箱子透露了主人不同的社会地位、旅程远近。上个世纪30年代,杜尚把自己的69件得意之作再造成迷你版本,装入旅行箱。1935年至1940年间,他又做了20个类似的豪华版旅行箱。

  2009年11月的第三届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上,除了来自20个国家的100余家画廊、350名参展画家,还出现了30个装有小型艺术品的旅行箱,灵感来自杜尚。

拎着旅行箱去大马

  1974年的《甜蜜电影》中,处女大赛冠军、加拿大小姐被装进一只旅行箱,随后被空运到了法国。再往前推30年,杜尚的创作年代里,人们可以想象的、能够被装进旅行箱的东西或许更多。

  2009年,马来西亚艺博会上的30个迷你版艺术品旅行箱再次放在观看者面前。此时,人们认知中的旅行箱,已经被“禁带危险品”、“禁带宠物”、“限带液体”等关键词包围。艺博会按机场标准征集旅行箱——重量不超过15公斤,尺寸大小为 100×70×50(cm)。在这个名为“小箱子、大惊喜”的特展里,手提箱的样式、选择什么填装它,完全由艺术家决定。参展艺术家们认为,箱子既是实验性的陈列,也是艺术品“仓库”——尽管是迷你版的。另外它们还是一个“遗失行李集中处”——这尤其让人浮想联翩,小或大,空或者满,开放或者封闭,箱子是人们对艺术的求知欲,也是一场游历过后的“纪念品”。

  而这个箱子特展的概念与大马艺博会的“互动”宗旨存在差别,主办方认为箱子淡化了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年轻艺术家的参与——大部分的旅行箱的征集对象为年轻艺术家。

  “互动性”在艺博会的新媒体艺术展上得到强调。马来西亚艺博会主席沈哲初坦言,在东南亚区域,大众对新媒体艺术的了解与欧美中日韩等地有“一段距离”。这些“艺术发达国”内有许多艺术家在进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再加上画廊业者、美术馆甚至是拍卖行的推广,大家对这类新兴艺术都有比较清楚的概念,懂得从什么角度欣赏。“而东南亚区域的新媒体艺术版图内,恰恰缺乏了以上三个元素:创造者、推广者和欣赏者。所以我们作为推广者,拉拢艺术家和观众,为东南亚制造欣赏新媒体艺术的启蒙是重要目的。”

  马来西亚艺博会将焦点集中在东南亚当代画廊与艺术品。“亚洲当代艺术崛起,也让东南亚当代艺术品受到瞩目。各大艺术拍卖行纷纷设立‘东南亚现当代艺术拍卖专场’,其中包括佳士得与苏富比。”沈哲初说,在这样的趋势之下,第三届马来西亚艺博会更着重于区域内的当代艺术推广,以更低的门槛向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地的画廊招商。

谁来给东南亚艺术启蒙?

  带有启蒙意味的一幕,还发生在马来西亚艺博会的“大马艺术偶像”部分。“参展的7位年轻艺术家,创作手法、媒介运用和风格都迥然不同,也勾勒出马来西亚新的艺术版图。我们向国际艺坛重点推介这些艺术新星。”主办方解释了“偶像”的几个基本遴选条件:年龄不超过50岁;不由任何画廊代理参与艺博会;曾经获得国内外艺术大奖;作品新异、充满震撼性;艺术家本身的参与意愿。满足以上条件的几位艺术家分别是:曾国辉、许量嵌、瞿国良、阿巴度·穆沙拉比·穆萨、法兹·穆斯塔法、艾·兰恩叶和热兰·阿巴度兰。

  除了大马艺术偶像,中国艺术家缪晓春的最新作品《坐天观井》将在这届艺博会展出,此外还有冯梦波、丰江舟、卜华、张小涛、谭力勤等共同组成的“数字艺术中国”展。这届艺博会上,美差艺术事务所还策划了“马中艺术交流馆”,展出19位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作品。

  沈哲初说:“我们认识到把全世界的当代艺术带到马来西亚,会帮助当地的艺术爱好者,让他们在多样资源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然后纳入自己的收藏。同样,艺术博览会的举办对文化交融也是一种促进,这在新加坡和印尼已经得到证明。”

  “马来西亚艺博会是外人了解亚太艺术市场变化的窗口,会成为具有商业价值和学术意义的重大项目。”今年参加博览会的新加坡画廊负责人麦克说,“市场变化不仅表现在不断刷新的价格上,更表现在收藏家对艺术的接受方式、市场表现以及购买能力等方面。”

  在百余家参展画廊中,马来西亚本地画廊占16席,“外国人”是绝大多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者和观展者,拎着手提箱,带来或带走他们需要的东西。

  对此沈哲初深有感触:“在这个逐步微缩的全球化世界中,我们都有很多需要互相学习的东西。”此时“被启蒙者”已经不仅仅是东道国马来西亚或某个东南亚国家。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