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学术思维与批评规范——回鲍栋
                            
日期: 2010/8/27 9:47:53    作者:吴味     来源: 今日艺术网    

【按】我在王南溟的博文《批评家的“风险学术” ——以罗杰-弗莱和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为例》后发帖与鲍栋的讨论,涉及了学术思维与批评规范,我觉得很值得大家思考,所以我把它整理成一篇小文发表。

我在王南溟的博文《批评家的“风险学术” ——以罗杰-弗莱和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为例》后发帖:“第四代批评家们应该好好读一读!!!”

“第四代批评家”的鲍栋回帖:“最可怕的就是像你这样,坐在自己砌起来的围墙里还以为自己是在冒险,何况你的围墙还砌在了王南溟的地基上。”

作为“第四代批评家”的鲍栋认为我在王南溟的“地基”上建了“围墙”,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眼力”的,我也一直想讨论学术承继和学科建构等问题,所以我发了回应他的长贴:

现在看来,王南溟的“批评性艺术”地基已经是离开东西方艺术“家园”的一片荒野之地,这片荒野之地即使不能说是崇山峻岭,至少也是荒山野岭吧。在这片荒山野岭的“地基”上建一座“围墙”,也不失为一道奇崛的风景!营造这样的风景肯定不仅是“艰难”的,而且也是要“冒险”的,毕竟荒山野岭总有险峻之地嘛。万里长城不就是一道建在崇山峻岭上的“围墙”吗?它难不难?冒险不冒险?也不知道长城是建在谁家的“地基”上?总不能说是秦始皇自己的“宅基地”吧?不过在王南溟的“地基”上建的“围墙”是不是就属于王南溟呢?看来不是,否则,我们的鸟巢、鸟蛋等就都属于中国人的建筑艺术作品了。

所以,我庆幸找到了王南溟的至少是荒山野岭的“批评性艺术”地基(就是基础嘛),并在他的“荒山野岭”上建起了一道“奇崛”的“围墙”——“问题主义”;而且,在这样的荒山野岭“地基”上建“围墙”,一不留神就要建到“地基”之外的更荒山野岭的“地基”上去的;再或者弄不好就建成了一段“长城”也说不准的。这难道比你们“第四代批评家”老是躺在西方前卫艺术史、甚至现代艺术史的坟墓里睡大觉、说梦话还差吗?

也许“第四代批评家”们以及艺术批评江湖的其它各路侠客们,又要迫不及待地使出十八班武艺的批评“绝招”了:

吴味,你自吹自擂!你臭不要脸!你炒王南溟的剩饭!你拾王南溟的牙慧!你是王南溟的翻版!你捧王南溟的臭脚!你是王南溟的“走狗”!你与王南溟狼狈为奸!你们不懂艺术本体论!你们没有完成“语言学转向”!你们是“去形而上学化”!你们是现实主义“反映论”!你们是笼统、抽象的社会政治批判……

面对这些“绝招”,我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你们简直是“太有才”了!

我这个专业医生、业余艺术医生的这几句像处方、又不像处方的话,会不会比鲍栋这个专业的“第四代批评家”那几句好像很有“味道”的话更“无味”呢?!

“无味”(吴味)的话总是有些难听,但难听就说明不是完全“无味”(无效),这就像药,味道难受,却总有人是需要的。所以,“难听”也不一定是坏事,有人就看来很没有当坏事嘛,就像我“批评”了杜曦云和灿灿后,他们来深圳,还能与我一起把酒言欢,指点艺坛,藏否人物,也算是深圳小小当代艺术圈的一段“佳话”。千万不要像“游客”鲁明军一样,听不得难听的话,结果恼羞成怒,一下子变成“小鲁骂骂”了!

网上太好玩了,所以上班也忍不住偷着上网,要丢饭碗的!

吾去也。

鲍栋看了我的长贴后又发了2个帖子:

“你看你,总是在想象‘敌人’,这就是我说的围墙的意思,你的回复中充满防御性的语言,充满对你想象的‘敌人’的再次想象。你再看看我上面的回复,你怎么会想象出那么多不着边际的东西呢?”

“我本来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点,1、你非常自以为是;2、你对艺术与批评的想法没有价值。如果需要补充什么的话,那就是,你把王南溟的东西弄歪了,在帮倒忙。每个人都是个体,你不要把我想象成你想象的某个集团的一员,也不要把自己想象成某个你想象的集团中的一员,这些江湖帮派思维都是不靠谱的,也是要批判的。批判从批判自我做起,你说呢?”

但鲍栋显然误读了我的话语,这与鲍栋的心态有关(后述),我的话并不是什么“充满防御性的语言”、“充满对你想象的‘敌人’的再次想象”和“不着边际的东西”,而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实事求是”,它们基本上都是有实指的;而且,我也认为,我的话语在明显提示学术研究的科学思维(包括学科建构)以及艺术批评规范(包括伦理)。所以,我的话实际上是充满了一种学术思维、批评规范以及学术前景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仅针对鲍栋,更是针对时下混乱的批评界,鲍栋连这都感觉不到?

而关于我对艺术与批评的想法有没有价值,是不是“把王南溟的东西弄歪了”,那也不是你鲍栋说怎样就怎样的,你又不是皇帝,更不是上帝,皇帝上帝早都死光了。何况我的想法只是为了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为了给王南溟帮忙的,尽管有联系,但彼此独立探索,我的想法就是全盘错误,也不存在给王南溟帮倒忙的问题,难道鲍栋做学术是为了给某某人的学术帮忙呀?另外,有没有价值只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探索真理的精神以及治学的科学方法和探索的过程,没有这些,会有好结果吗?有了这些,即使现在没有价值,指不定会发展出价值。何况,结果有没有价值都是很难说的,也不重要,你们不也在否定你们的老师王南溟的“批评性艺术”理论吗(鲁明军甚至是点名批评)?重要的是,独立探索本身就是价值,即使全盘错误,也有学术借鉴的价值,科学成就不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探索的基础上吗?鲍栋现在就能肯定自己对艺术的想法——何况是一些没有风险的想法——都是有价值的?我还觉得你的想法更加荒谬呢,但说这些有意思吗?鲍栋又说我“非常自以为是”,这从何讲起?学术研究的自信不都是自以为是的吗?不自以为是还怎么写文章呢?其实我也在不断接受别人有价值的批评。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