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4、风格与历史——现代性饱受冷落的遗产
                            
日期: 2010/10/20 9:53:18    作者:汉斯·贝尔廷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图一 一群未来主义者在巴黎的合影,1912。从左至右:Luigi Rossolo, Carlo Carra, 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 Umberto Boc cioni, Gino Severini

图二: 尤里乌斯·迈耶格雷夫(Julius Meier-Graefe), 《我们何去何从》一书封面(Wohin treiben wir?),柏林,1913

图三 拉奥尔·豪斯曼(Raoul Hausmann),“机械头颅:我们所处时代的精神”( Mechanical Head: The Spirit of Our Age),奥塞美术馆,巴黎,1921。2002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ADAGP, Paris

参加纳粹德国1937年于慕尼黑举行的臭名昭著的展览“堕落的艺1. 术”。——译者注

我们不知道现代性是否已经成为过去或者仍然存在于当下,但有关现代性的理解也是与艺术史论证紧密相关的。这种艺术史就其自身来说是科学考查的对象,是现代性的产物,它肇始于“历史”的概念,并扩展到“风格”的概念上。“历史”概念是19世纪的遗产,“风格”则来自于上世纪的世纪之交。“风格”是艺术的一种特质,人们试图以求证一种合理的历史或者合理的演变的方式证明这一特质的存在。阿洛伊斯·李格尔(Alois Riegl)在1893年出版的专著以《风格问题》()为标题创立了一种艺术学,重心完全转移到纯粹的形式上面,形式美是李格尔唯一关注的东西,所有意义的问题在他看来都无足轻重。他用所谓“艺术意志”(das Kunstwollen)来理解艺术世界的原动力,实际上这一理解最终就是“风格”的宣言。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öfflin)在1915年出版了著名专著《艺术史基本概念》(),书的副标题引人注目:“新兴艺术中的风格演变问题”()。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