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2010年艺术基金会国际论坛圆桌论坛(下午)
                            
日期: 2010/10/29 13:13:13    作者:     来源: 今日艺术网    

题目:2010年艺术基金会国际论坛圆桌论坛(下午)
时间:2010年10月28日下午
地点:中国美术馆7层学术报告厅

朱青生:我们最后一节的圆桌会议开始了,这是最后一节的公共的讨论,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结束了。不坐到上边的人不代表不参加讨论。基金会之间的强系的、内部的讨论可以放到明天,当门都关起来的时候,我们的交流就可以开始了。

朱青生:我们现在开始下午最后一节的讨论,下午讨论的问题其实跟上午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其实它的追溯的主题正在悄悄地演变,也解决说我们注意到在安排我们基金会题目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它是根据地区来安排的,骨子里有一个细微的倾向,这个细微的倾向就是我们慢慢把它从基金会跟社会的关系引向基金会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方面上来,所以我们今天最后的讨论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也许大家在陆陆续续地进来,我想先请一个特别的客人来讲几句话,就是我们的贾方舟老师,他建立了一个中国艺术批评基金,是在吴作人基金会底下,等于托管的,要做这个事情,他有一个想法,因为他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中国批评家年会,这个年会等于把做当代艺术的批评家结合起来,他们也动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他还主持一个网站,所有这些事情跟博物馆的联合,和范迪安馆长这边的配合都做了很多的事情,最后还缺一件事情没有做,后来他就做了,就是建立一个基金会,现在请贾老师来说一说你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用几句话讲一讲你的想法。

贾方舟:谢谢朱青生给我这个机会,我没有任何准备。中国艺术批评基金也是在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的关照和热情支持下,在去年的年会期间我们正式宣布成立,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一共有八个人,我们在吴作人美术基金会的名下,这件工作就是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将来中国的批评家,所有的学术活动能够通过基金的支持,能够完全学术性地做一些活动,因为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批评家有很尴尬的一个位置,就是他们很多学术活动做得很不纯粹,不纯粹的原因就是没有纯粹的资金的支持,只要你去寻找资金,就会需要反馈或者是这个资金,你最后会给人家什么,所以他不能够纯粹地拿出一个钱来做一个学术活动,我们的理想就是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资金的支持,我们批评家将来做的学术活动,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不考虑经济上的回报,纯纯粹粹地做得很学术化,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我们希望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特别是在朱青生先生的关照下,我们能把这件事情做好,谢谢!

朱青生:朱青生先生在这里边几乎没有作用可言,主要的问题是出在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刚才讲到的为什么批评家要自己建立一个自己另外基金推动的事情,就是因为当代艺术这件事太容易和利益相关,批评家不是为了批评家自己,是为了当代艺术,因此这样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可以形成,是不是可以实现,这个问题,我想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还是交回到今天上午盖蒂基金会的代表安东尼先生,因为他今天代表这个基金会,应该说在世界上是代表着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的一个状态,我们先请安东尼先生讲一讲盖蒂。

安东尼:盖蒂基金会和其它的组织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是私人基金会,我们是私人运营,我们不用去遵守美国的什么监管条例,或者是美国税务局的规章,美国的法律和税务局的规章都是要遵循的,除此之外我们完全自主经营,我们对于视觉艺术的关注,就是因为盖蒂先生在建立当初就明确定下来的规矩,盖蒂后来是拿到了大量的资金,等于说当时是抛售了大量的石油股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我们希望能够以负责任的方式动用这些资金,建立了旗下的一些机构、博物馆、研究院。这个大家都很熟,还有一个保护所,另外还有一些慈善的基金。我们自己设定工作重点,我们与艺术界的人去沟通,我们听取他们的意见,怎么去推动行业的创新,还有艺术的发展,讨论完之后,我们就设立一些我们觉得值得支持的例子。当时我们有几个举措,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在线的奖学金或者是学者的目录,欧洲的人,比如说英国的人说,他们展览的这些目录都是由博物馆或者是美术馆去打印或者是印刷的,但是必须去考虑怎么把这些学术、学者方面的内容或者是目录,然后把过去那些非常传统的大师的图画再在线的方式展示出来,用一种表现方法,让大家换一种视角看待同样的一张图画,同时我们就可以在网上展示这些目录,所以我们也可以去和一些很学术性的材料,我们可以用新的方法去呈现它。
另外一个举措是很有趣的,已经超越了我们以前期待的效果,它主要是关乎于在洛杉矶所产生出的一些在1945年到1980年之间生产的一些艺术品,最早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当地发生了什么,所以我们有一些钱在全球范围当中使用这些基金,实际上应该转向于洛杉矶本地文化的发展,这个举措是把洛杉矶在1945年-1980年之间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要把它建立一个艺术档案,帮助我们的美术馆或者是艺术馆建立这样的一种艺术作品的档案,这个项目之后就开发出来,产生出新的想法,然后就变成了展示这些作品的一系列在洛杉矶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现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一共在洛杉矶有十五个艺术馆或者是博物馆去收集、制定这样的档案,并且展出这些产品。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在我们一开始的一个想法,之后变成了激动人心的大胆的项目,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不知道还有其它的任何城市曾做过这样史无前例的事情,一开始我们是关注一个地方,一段时期生产的这些产品、艺术品不断地发展壮大,这当中也涉及到我们的政治意愿或者是决策怎么制定出来,有一些决策是关于怎么应对我们现在具体的问题,有一些时候这些政策是去推动大家都关心的事情,向前发展。

朱青生:盖蒂的问题好像是一个很特别的情况,因为上午说到,我本人实际上大约在五年前为了中国汉代艺术的档案资料,我申请过美国盖蒂艺术基金会的资助,竟然得到了他们的全额资助,这个资助的量是中国当时支持我的同样项目国家项目的20倍,使得我们把这个部分做出来了,这样的一种情况,当然因为是一个古代艺术,情况可能又有一些特别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我们今天先把它展开,先把它挂在这儿,我们把这个问题再继续地往前延伸,就是假设像盖蒂这样的一个信托,它可以自己生产钱来支持它继续的意愿。
在台湾,像银行的基金会,比如说郑执行长,你们的钱是直接从银行拨款过来,还是你们自己成立了基金会以后要靠自己的造血和运作,使它生成不间断地支持艺术活动的基础。



郑雅丽:我想我们银行艺术文化基金会相对于其它基金会来说应该是非常地幸福,就是我们是年度由银行直接拨款到基金会,当然我们必须要先提出我们的年度计划,然后通过董事会,银行就会直接拨款支持台新艺术基金会所有的活动。刚刚到艺术批评这一块,奖其实只是一个活动的呈现,但是依附的台新艺术奖是很重要的有几个部分,包括了艺术评论这一块,就是艺评,我们有我们的台新艺术奖的年度观察委员,全年度地看台湾各个地方的展览和演出,就这些演出在各个媒体上提出艺评,所以我们全年度的艺评,这也是台新艺术基金会很重要的一块,其实我们是一直在建构一个让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不断露出的平台,这个平台帮助艺术的推广和传播。艺术批评的对象不一定旨于获得台新艺术奖的作品,而是包括台湾所有的当代的艺术活动。
另外因为企业是银行的关系,银行很多的资源也可以协助基金会的运作,比如说在艺术奖迄今,我们可以透过银行的信用卡做很多的宣传,还有ATM银幕上面都可以呈现台新艺术奖所入围的艺术家的作品,所以我说台新艺术基金会,比较特别就是它在经费上边是比较不用担心的,但是我们毕竟是台新艺术奖,不希望它是独属于、专属于一个企业的奖项,而是社会的奖项,而是就所有的艺术活动进行评比,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希望做非常多的连接和非常多的艺术推广活动,包括邀请最后入围的作品,我们一定会做一个公开的展现,一个展现的活动,让大家能够回头看到我们过去一年来最重要的、最有创意的、独特的艺术创作的作品,我们重新把它全部呈现在国人的面前,透过这样的活动,再度去回顾去年一整年的艺术展演的状态,同时我们也邀请我们的观察委员,他们必须做很多的报告,包括视觉艺术全年度观察的报告,音乐的报告,舞蹈的报告,戏剧的报告,这些报告我们跟媒体合作,刊登在杂志上面。其实一开始台新艺术奖一推出来,就是跟媒体合作,刚开始跟《中国时报》,后来跟《民生报》,《民生报》结束之后转到杂志做艺评,但是明年我们会继续再回到把艺评这个事情重新跟《中国时报》合作,当然大家知道现在一般的平面杂志,就台湾来说,艺术的报道是一直在锐减当中,就是台湾的平面杂志,我说的是报纸之类的,当然有另外的管道是百花齐放,就是所谓的艺术网站,那是一个分众的行销管道,毕竟报纸还是一个大众行销,所以分众行销也要做,大众行销也要做,最重要的它真的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平台,台新艺术奖或者艺术基金会一直在推动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也同时透过跟广播电台的合作,让艺术家上广播电台去表达他艺术创作的动机,一直在制造很多、很多这样的平台,而不是去推动台新艺术或者是基金会,或者是台新银行到现在都没有做特别的收藏计划或者是艺术经济计划,而是把这个平台交给所有的艺术创作者。

朱青生:我们非常赞赏这样的活动,虽然资源出自于一个企业,但是它的水平和关注点是整个社会,我们希望刚才道得先生讲的跟企业有关的基金会依赖于企业的繁荣昌盛,我们希望台新银行永远繁荣昌盛,我们的基金会就越来越大,以后关注台湾的范围首先关注到大陆,再到欧洲,再到美国就更好。
你刚才说到的跟媒体的关系,我们有一个基金会就是跟媒体直接发生关系或者是从媒体,或者是广播电台出发的基金会,你们对于媒体和基金会之间发生的关系使得艺术得以传播,你们是倒过来从一个传播的媒体,逐步扩展为基金会,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