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先锋派与媚俗艺术的双面体——孟京辉戏剧管窥
                            
日期: 2010/12/13 13:30:09    作者:穆海亮     来源: 《文艺争鸣》    

摘要: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孟京辉戏剧,其实是先锋派与媚俗艺术的双面体,其题材选择、艺术技法、审美品格等方面均体现出媚俗艺术的特质。这既是当下文化氛围的外在条件使然,也体现着先锋派与媚俗艺术之间的内在逻辑。孟京辉戏剧由此获得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其缺憾也在所难免。

关键词:孟京辉戏剧;先锋派;媚俗艺术

(一)从小众走向大众

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招牌,孟京辉戏剧与九十年代以来先锋戏剧的整体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可从两个方面勾勒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运行轨迹。从戏剧艺术的实验性看,其先锋品质并非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是抛物线式的拱形发展。(1)前期的《秃头歌女》、《等待戈多》、《阳台》等荒诞戏,虽充满自信和富于才气,可演出到底有些粗糙;九十年代中期的《我爱XXX》和《放下你的鞭子·沃依采克》的实验色彩最为强烈,尤其是前者,达到了先锋戏剧实验性的制高点;此后的孟京辉戏剧在精神反叛和形式探索方面都未能继续超越,呈现出趋向主流与自我重复的征兆,《坏话一条街》、《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剧讨好观众的气息越来越浓。孟京辉戏剧的另一条轨迹则在总体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就是观众的数量越来越多,辐射越来越广。孟京辉戏剧最早在教室、礼堂演出,观众基本是戏剧专业的学生;小剧场成为其最主要的演出阵地后,以在校大学生和赶时髦的都市白领为主体的小资阶层成为观众的生力军;而从世纪之交到现在,孟京辉先锋戏剧堂而皇之登上各地的大舞台。98年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连演三十场,观众达数万;99年的《恋爱的犀牛》创下当时实验话剧的票房神话,并不断有新的版本陆续上演;2005年的《琥珀》引起轰动,并于2008年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2007年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实现了各大城市的巡回演出,所到之处,火爆异常。

这两条发展轨迹虽迥然有异,最终体现的结果却殊途同归,孟京辉戏剧趋向主流或打造新的主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先锋戏剧从小众走向大众,既是孟京辉凭借自身才华和富有想象力的舞台创造改变了戏剧固有模式的表现,也是其先锋色彩日渐萎缩的征兆。形成这种局面并不奇怪。就先锋戏剧整体而言,它在传统土壤中成长起来,受到主流传统的浸染难以避免;而且,小众艺术大众化也可能是观众欣赏水平普遍提高的结果,先锋戏剧主流化也可以是先锋对主流的冲击已改造了传统或打造了新的主流的表现。就孟京辉戏剧个体而言,它不仅是中国当下戏剧先锋派的鲜明旗帜,也是戏剧媚俗艺术的典型代表,二者的交融互渗决定了其走向大众的必然结果。先锋派与媚俗艺术的双面体状态,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戏剧的实验色彩与先锋特质,又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群体和物质支持,其积极意义由此得以体现。但当二者之间的割裂显现的时候,其缺憾就不可避免。

(二)先锋戏剧中的媚俗

孟京辉戏剧的媚俗性质在题材选择、艺术技法及审美品格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在题材选择上,除了早期的荒诞派戏剧之外,孟京辉最为注重的是两类题材。一是爱情,如《恋爱的犀牛》、《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琥珀》等。这些作品以爱情为主题,但表现的不是常规爱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难以见到,而是往往以偏执、极端的方式呈现出来。《恋爱的犀牛》中马路对明明的爱强烈到毫无理由和忘乎所以,甚至以绑架和杀死犀牛取出心来看的方式来表达爱情;《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中,孟京辉将纯情的爱、世俗的爱、寂寞的爱交织在一起,将爱情的表达与对人的身份认同的危机交织在一起,以此将世间真爱绝对化;《琥珀》中的爱人死了,爱人的心脏移植到一个玩世不恭者体内,女主角因此就不顾一切地接近他,只为听一听他心跳的声音,愿与这“琥珀”式的心脏生死相约。另一类题材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讽刺,以《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为代表。孟京辉既要表达对当下社会的批判,又要躲避现实政治的暗礁,所以他采用戏谑与曲折的方式,将这一切游戏化,并故意模糊故事发生的背景,让观众在哈哈一笑中体味到对社会的讥讽与不满。孟京辉的聪明之处在于,他采用此地无银的艺术策略,越是再三强调《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的意大利背景,越是在《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中表达着对幸福与和谐的向往,观众就越清晰地从中感受到对于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无情嘲讽。尽管这些题材都是以先锋的姿态呈现出来的,但其骨子里具备了媚俗艺术的固有特性。正如卡林内斯库分析过的:“作为一种哗众取宠的艺术,往往为大众消费而专门设计,媚俗艺术有意为广大民众那些最肤浅的审美需求或奇怪念头提供即时满足。”(2)媚俗艺术“具有让人虚幻地逃避当今日常生活沉闷乏味与无意义性的功能。”(3)在商品经济、消费社会与情爱自由结伴而来的今天,在爱与不爱具有无数选择机会、而真爱却渐行渐远的时候,孟京辉剧中那些炽烈而偏执的爱情故事,迎合着难以体味真爱滋味的小资阶层对庸俗无聊的情感生活的逃避,以怪诞、超验的形式满足着他们对于纯真爱情的无病呻吟,为他们提供一种想象性的补偿,让他们在剧中人物的撕心裂肺中寻找一种久违的爱情传说。同样,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日益激化,蕴藏于民众心中深层的不满与反抗情绪与日俱增,普通观众迫切需要有人替他们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但又不危及自身的政治安全,于是孟京辉的社会讽刺剧应运而生。《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对残酷警察体系的暴露,对各种黑暗现实的讽刺,《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对两极分化、为富不仁、道德沦丧的批判,以及贯穿于孟京辉剧中的对中产阶级的庸俗无聊、对势利者的崇洋媚外、对掌权者的穷奢极欲的挖苦,都迎合着当下观众郁结其中不得不发的愤懑之情,使观众得到一种补偿性的快慰。

从艺术技法看,孟京辉戏剧以最先锋的艺术策略体现出最鲜明的媚俗姿态。这在他常用的富有后现代意味的戏拟、滑稽反串、拼贴等互文性文本策略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如对戏拟的运用,《思凡》对情色小说的戏拟,《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对伪先锋戏剧的戏拟,《恋爱的犀牛》对商业广告和庸俗电视情感剧的戏拟,《琥珀》对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的戏拟等等,都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滑稽反串既表现于《盗版浮士德》对浮士德崇高形象的解构,又表现于对《放下你的鞭子》的搞笑摹仿,更典型的还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对《茶馆》,《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对《雷雨》经典场景的滑稽再现,既产生了爆笑的剧场效果,也对所谓的经典进行了重新的审视甚至无情的嘲讽。拼贴有不同形式,《思凡》、《放下你的鞭子·沃伊采克》是不同艺术作品的拼贴,《我爱XXX》、《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的犀牛》是朗诵、快板、音乐、体操、投影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拼贴,《我爱XXX》和《坏话一条街》更多直接的语言拼贴,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4)互文性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在中国话剧舞台上本是代表了先锋趋向的,也体现着孟京辉敢于挑战权威、解构经典的反叛精神与先锋特质。然而,尽管这些互文性手法本身并不媚俗,甚至是先锋的,但它们产生的艺术效果恰恰是媚俗的。它通过滑稽、戏谑、粗俗、喧闹的方式使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富有趣味,也使观众寻求放松、追求娱乐、逃避现实、讽刺社会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宣泄。孟京辉式的幽默与调侃、浪漫与疯狂,都在这些手法中体现出来,并打上了孟京辉独特的印记。当这种印记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惯例,不少观众走进剧场,就是要看孟京辉这些小伎俩的时候,它们就成为孟京辉戏剧的主要亮点与卖点,这些手法因此就毫无疑问地成为媚俗的手段与直接表现。《我爱XXX》对伟人言论与市井粗话的戏谑式拼贴,《恋爱的犀牛》对广告宣传语的搞笑式戏拟,《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对《走进新时代》的滑稽反串,都迎合着观众要求反抗与颠覆的快感。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