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的现代转换 |
|
日期:
2008/5/7 13:26:00 作者:范迪安
来源:
|
|
我想今天大家到运河岸上的院子里来,不仅是一个国内的活动,实际上今天晚上会有很多客人,会使项目变成一个国际建筑界瞩目的活动,因为首届建筑展开幕在即,明天还有一系列的活动。所以我想这是我们一方面是很轻松参加这次项目的介绍活动,另一方面使我们涉及到今天建筑仍然是一个持续的话题来思考建筑的问题。美术和建筑是同一个历史,在很长的时间内,建筑和美术是不分家的,后来慢慢就分开了,但是近些年来,大家意识到建筑的艺术性是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建筑就是艺术,艺术就是建筑。我们视觉界逐渐把建筑纳入到自己的视野。我们看到开发商开发新的项目,因为求新是一个项目的预期和结果。我想运河岸上的院子这个项目,刚才听了沈总的介绍,确实有好几个方面,在居住文化上面一些新的设想,而且现在也在进行新的实践。比如说刚才听到她对我们居住者的定位,这个角度在我看来就是很新,现在房子不少,房子和住房的人之间就像土地和农夫,家园和居住者之间是错位的,这种错位是成熟的市场机制派生的问题。一个项目启动之初把这几项梳理得很清楚,定位很准,更多是把关怀放在居住者上,放在新的时期的知识财富者身上的考虑,这种考虑不仅仅是豪华,不仅仅是非常漂亮,或者珠光宝气,从新的思路分析新的居住者的家的理念,我觉得这个动机很有意思,从社会化角度分析。建筑类的问题是值得讨论的,是整个中国的建筑方兴未艾的话题。我们可以提出两三个新的问题,由此来作为建造的意图或者动机,是很有意义的。第二我们建筑是怎么发生的,这个话题和艾未未来谈,因为中国的建筑一个很大的关系就是我个人的观察,是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也是没有解决好的,就是公共性和家园感的关系。现在谈公共领域和空间,就是公共领域这个词,以前艺术空间比较小,是在室内比较小的艺术,现在这些年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大家越来越重视艺术的公共属性,反映艺术不可能固守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更多在公共环境中得到接受产生作用,建筑的公共性建筑的家园感是被忽视了,不是公共建筑,包括社区、小区的建筑,很多建筑是注重公共性,但是忽略了家园感,涉及到人的角色的关系。我们看到经济好起来来了,机会多了,物质丰富了,但是人被物化为公共角色,没有回归到自然角色。所以我注意到这个项目在这方面也是做出非常有意思的探索,请到许多艺术家做的,很自然的,运河两边有很多因素组合起来,建造可以使自我得到安宁的家园。其实每天大家都在跑各个小区,我们如何在社区里面找到自我的家园,这个是不容易的,我是非常希望这个地方最后落成以后成为这样的天地,这种精神,这种指向我觉得是非常有意的。第三很多朋友和艾未未都是朋友,他们在这里做这个作品,他们的作品不是在这里做,他们在很多地方做很有质量的作用。我经常想这些朋友他们的建筑语言上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不是和艺术有关联,我觉得他们做的本土资源的现代转换的工作,这是他们很多年实践、研究都在很专注做这个。刚才沈总说了中国不应该是空运的模式,我想这个是非常好,我们确实经过向西方、国外学习,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有条件,在建筑师和本土素养相结合,这些建筑师真正结合了艺术比较本质的问题,在他们那里,建筑不是外形不是结果,更多是有机的成长的过程,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建筑表现为某种形式语言,不是先考虑形式语言,而是把自己本土的传统中,包括地域文化里面有机因素在这里成长生长起来,为什么他们的作用给我们新意的感觉,空间转折中的情感的变化,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在现代时期已经走得很丰满很充分。我特别注意到西方的优点和长处是得到我们吸收的,不是用西方优点和长处做中国的房子,要利用现成的资源,是思维和观念上的资源转变成现在的房子,这是中国有别于别人的房子,这是专家原创性的标尺,与其把这里看成是沈总的项目,不如看成是建筑界新的一个现象,从现象里面提取很多大家值得关注的事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