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别让“游说的人群”吹歪了四万亿的调
                            
日期: 2008/11/13 11:11:09    作者:马光远     来源: 新京报    

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 争抢4万亿大蛋糕,这些人大多风尘仆仆,不少人还拖着大号的旅行箱,他们手中则无一例外地捧着一摞厚厚的文件。

国务院4万亿元经济刺激措施甫一公布,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已经闻风而动,纷纷进京,以期在国家未来的4万亿元的巨额支票上争取更多的签字权。据报道,这两天,掌管投资大权的国家发改委门前更是“人头攒动”,交通比以前明显拥挤很多。(昨日《上海证券报》)

各地政府和企业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具体操作细则尚未出台之前,打马进京,用意极为明显,无非是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具体支出方案决议之前,影响决策。对于4万亿的巨额公共支出,各地站在一隅思维的游说行为一旦成功,显然会削弱该计划振兴经济的功力,打乱全局的部署。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定位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这些都是确保中国经济渡过难关,长治久安的全局之举,也可以弥补此前在民生问题上的部分历史欠账,除了交通投资,其他都是长效工程,而且只能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去优化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资金。

而某些地方政府通过游说一旦获得投资,从历史情况来看,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政绩,很可能将资金用于短期见效快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甚至可能引发上世纪90年代的重复建设和豆腐渣工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4万亿的投入不仅不能带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不能确保民生,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反而会引发投资灾难,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周期中贻误经济转型的大局。

国务院提出的以民生为宗旨,促增长为目的的经济转型方案的大方向无疑是对的,但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离不开一个确保资金安全的制度框架,以及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政策的权威和严肃都需要更进一步的细则的佐证。为了避免发改委门前“攒动的人群”导致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偏离预定之轨道,需要为巨额公共支出的使用、监管建立一套相对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增加公共智慧和民众的话语权、扩大经济民主,显然是必须具备的制度元素。

为管好用好中央投资,国务院会议要求强化监督审计,防止铺张浪费。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将联合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在我看来,地方项目的确定上马也需要仔细通过民众参与的方式审慎讨论和决策。“十大措施”要在地方实施到位,应该有监督性的方案提交人大表决通过,并由人大参与建立全程跟踪审计制度,从而可为如此巨大的公共支出建立一个安全的框架和制度保证。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