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人民币走向国际 可从香港迈出第一步
                            
日期: 2008/11/27 9:12:27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6日电 香港《明报》11月26日发表社评指出,随同香港银行公会到北京访问的金管局总裁任志刚透露,与内地部门讨论时,再次触及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和融资工具等议题。议题并不新鲜,近年来常有提及,但是在爆发金融海啸、国际金融格局必须重塑的形势下,再讨论这类议题,意义就不一样了。因为现在确实存在把人民币推向国际市场的契机,若能妥善策划、按部就班,善用香港这个平台,就可以创造内地、香港、亚洲地区,以至全球经济金融的多赢局面。

社评摘录如下:

人民币走向国际的前提,是内地要先改革金融体制,使金融体质更强固,营运更趋健全,然后是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等,会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基建工程。金融危机之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表示改革方向不变,但是金融海啸之可怕,中国在推行有关改革时,相信确保金融安全是最优先考虑。因此期望内地短期内就金融改革有大动作,不切实际。但是以中国的经济体积和能量,金融领域必须变革,为实体经济服务,以摆脱民脂民膏源源不绝向美国“捐输”的困境。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民币并未取得相称国际地位,长期以来处于“贸易大国、货币小国”景况,由于金融业相对落后,情况愈趋恶化。以中国坐拥接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例,已有约1万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美国本已债台高筑,近期为了救市,据彭博统计已经涉及7.7万亿美元,危机未过去,美国政府需印多少钞票、发行多少国债来救市?还是未知之数。

美元近期因为市场避险因素,暂时强势,但是其滥发货币、债券的结果,最终必然导致美元大幅贬值。面对人人皆知的“没落中的美元”,中国还要动用外汇储备不断买入美国债券,广大中国人民胼手胝足、辛勤所得,就这样替挥霍无度的美国埋单。

目前国际货币格局,美元仍然独大,若中国不再购买美国债券,美国缺乏资金救市,必会增加发钞,导致美元大幅贬值,则中国已持有的美元资产,也会损失惨重,因此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乃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是金融海啸之后,国际金融格局朝着多元化和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中国摆脱困境的契机。

例如去月底,温家宝率团访问俄罗斯,双方决定加强金融合作,包括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中俄两国将在相互结算中使用本国货币,其它与中俄关系密切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以及中亚国家,亦将逐渐放弃或减少以美元为结算单位,改以中俄货币结算。另外,亚洲国家筹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之议,高唱入云,俄罗斯已表达希望卢布也加入这个组织,设若“亚元”一旦成形,将与美元、欧元鼎足而三,成为全球至真货币之一。

“亚元”问世之日,长路漫漫,不过在此之前,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已有现实需要。基于美元没落,亚洲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不愿过多地倚重美元,近年人民币成为他们外汇储备组合选项之一,只是中国对人民币流通的管制甚为严格,操作困难,但是需求已经存在。

从情况看来,人民币走向国际,内有需要,外有需求。这个过程应该从哪里开始?我们认为,以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和优势,人民币国际化由香港迈出第一步,是最佳选择;第二步是在亚洲区域层面,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国家对人民币有实质需求,人民币利用香港与亚洲地区接轨,自然水到渠成;第一和第二步跨出去之后,人民币真正实现国际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壮大,国际谈判能力不断提升,对于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运用,大力发展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增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威信,会是很大的推动力量。胡锦涛在G20峰会发言提了4点建议,除了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推动国际金融改革,其余两点包括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和改善国际货币体系。胡锦涛就后两点并无进一步演绎,希望这是包括人民币朝着国际化发展的思维。

温总理曾提出巩固并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加强香港作为中国境内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处理人民币作为国际金融交易支付单位的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作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过渡,先搞好和完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是第一步。就此任志刚提过的3个自由市场化,值得参考。

首先是发债体自由市场化。现时只有内地金融机构才可以在港发行人债,未来应该考虑不设规限,让市场机制决定哪些机构在港发行人债。

第二,发债规模自由市场化。现时人债在港发行,每年有发债额度,在内地未有完全开放外汇管制情况下,这个做法可以理解,但未来不用限制发债规模。市场根据香港人民币的存量,完全可以自行和更好地决定人债市场的规模。

第三,投资者自由市场化。现时香港人债投资者局限于香港人民币业务下的存户和参加银行,随着人民币业务进一步发展,宜允许更多不同的投资者买卖香港的人债,满足市场对人民币储值工具的需求。

另外,可考虑容许本港进出口商以人民币支付内地跨境交易,让香港进行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此举可以使人民币逐步为国际接受,建立货币威信。就此香港可与广东或上海搞试点,累积经验,为整体开通打好基础。总之,利用香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内地、亚洲地区、香港,以至全球经济金融,会创造出多赢局面。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