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重构国家与个人关系
                            
日期: 2008/12/1 9:14:28    作者:刘敏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11月30日,从泰国返回北京的中国公民黄忠(左二)走出机场。当日早上大约5点40分,前往泰国接滞留在当地中国公民的第一架国航专机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泰国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中国政府日前紧急调派数架飞机接返滞留在泰的中国公民。报道说,国内机场在温度调节、饮用水以及出租车方面,都准备得十分充足妥当,有的机场更为出舱旅客送上鲜花。这样做,大约是在现实和象征层面上,让归国旅客感受到温暖。

自家公民滞留外国,身处险境、担惊受怕,若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肯定不符合现代国家理念,也有悖于保护国民安全的国家存在理由。政府反应迅速,不计成本地接返滞留在外公民,值得肯定。

然而,在网络留言里,专机接返的做法并没有获得压倒性地赞同。有人说:“能到国外游山玩水的都是有钱人,凭什么让国家出钱?”有人说:“国家的钱都是纳税人交的,纳税人没有为他们埋单的义务。”还有人说:“外交部多次警示不要去泰国,自己不要命去送死怨得了谁。”

这些留言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国家提醒你不要出去,你偏要出去,那么国家或者说我们纳税人不能埋这个单;运气不好死在外面了,不能怨别人,回来的也要向全体国民道歉。这种思维十分危险。国家应该保护每一个国民,若出得起国的不管、不听劝的不管,这样一一排除,最坏的结果是国家谁也保护不了,谁也不必保护,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特殊处境中。

看起来这些都是分散的个人意见,但经由“纳税”这一关系将自己想象成国家意志的代表时,危险思维的根本症结还在于并不稳定和正确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一直梳理得不太清楚。古人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价值排序和轻重缓急好像出来了,但这个“民”很难说是与国家能形成对位关系的“个人”,更像是作为劳动力和战斗力的“民”。个人没有地位,不能成为历史主体,往往退隐在国家的宏大背景中。

国家与个人关系不明,导致一方面国家只管教化得了的民,教化不了的就不管。清朝前期颁布禁海令,寸板不得下海,违者按通敌论处,跑出去的遭逢了意外或事故,国家也不会去管,抓回来还是个死。这颇类于上述那些言论,若这样做了,结出的就是禁海令一般的恶果。我想即便是说那些话的人,肯定也不想生活在禁海令的状态之下。

另一方面,国民对国家没有多少责任感和义务感。古代税赋改革,经常的做法就是类似于“摊丁入亩”,不单列人口税,而并入田赋,这往往被当作仁政。钱穆先生对此颇有指摘,认为这样除了缴赋服役时之外,国民对国家几乎没有什么责任。

现在我们纳税了,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有时没有调整到现代形态。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对国家没有责任感,最后就是对其他人没有责任感,反过来其实也成立。反观那些反对专机接返的意见,虽然使用了国家、纳税等词汇,但对其他国民没有责任感和关怀,很难说他们对国家有多少责任感。

我想,重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很有必要,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人说当下中国言论还在重申常识,国外早就超越这个阶段。依此看,这个阶段还不能像经济发展一样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申常识是因为常识并没有到位,现代形态的国家与个人关系即为一项。

(作者系《长江商报》评论部主编)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