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我们真的需要春晚真唱吗
                            
日期: 2009/1/15 9:20:59    作者:和菜头(专栏作家)     来源: 新京报    

春晚真假唱问题在舌尖笔头上打滚,已经变成了中国足球式的历史问题。要求真唱的人义愤填膺,为假唱辩护的人振振有词。在一个普遍缺乏诚信的年代里,春晚是否真唱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所以讨论多年下来,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好像春晚只要真唱,哪怕明天去菜场继续买注水牛肉也没什么紧要。

不过仔细算起来,春晚并不是实时播出,你看到的实况要领先1分钟甚至更多。你坐在电视机前,和另外一个时间里的人们热泪盈眶,欢呼声都要晚半拍,这本身就非常异怪。明知道这一点,却依然要求真唱,它又能真到哪去呢?

央视今年在彩排的时候用了真唱,一下子成为新闻热点。恨不能用特大号黑体字做头条:他们真的唱啦!真唱又如何?忘词、跑调、破音滚滚而来,艺人做秀,并不是人人都能在规定的那一刻调整好自己,进入最佳状态。如果届时玩真的,又不知央视的投诉电话会被打爆炸几部,更不知多少人会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侮辱,居然不能在大年夜听到艺人正确地唱完一首歌。

让我们承认一个事实吧,所有的艺人和所有的表演都是人造的幻像,都是唱片工业和电视工业的产品。无论是CD、MTV还是晚会录像,艺人之所以看上去完美无缺、口齿清楚,那是因为NG过无数个镜头,重唱过无数个段落。在这个时代里,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剪出来的,录出来的。艺人在平旷之处放开歌喉,一曲绕梁,那是小说里才有的事情。没有录音棚,不允许NG,艺人和其他人就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卡拉OK级的选手。

也不能责怪任何人,因为这些完美无缺的工业产品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明星就应该闪闪发光,就应该绝无瑕疵,好让粉丝膜拜跟随。在任何场合,我们都有权要求他们唱出数码音乐所保证的无差别的音质。从来不会去想,任何一张CD上的一首歌,其实是一个歌手所能达到的极限,是通过无数次磨合修改订正而成,连他自己都对那声音很陌生。

我根本不确信我们是否能真的消费所谓的“真声”,当我们听到忘词、跑调、破音时不会勃然大怒。所有人默认的“真声”应该是在CD上听到的完美声音,而那种声音本身就和真实没有多大关系,也不大可能真的在现场得以重现。真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它甚至比假唱更令人沮丧,因为所有人不得不目睹明星头顶的光环碎裂,变成我们在卡拉OK厅里可以一一对应的“麦霸”。我们真的需要面对这种场面吗?

我们满足于各种完美的人造幻象,却又幻想着它是一种可以任意消费的真实,这是否也是一种贪婪?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