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吊足网友胃口的“山寨春晚”,最终以虎头蛇尾草草收场。除夕夜,该节目虽然在澳亚卫视播出,但因为播放的是之前的彩排录影,而且整台晚会娱乐性不强,节目质量粗糙,搞笑包袱少,而遭到观众放弃。不少期待值很高的观众重新把遥控器锁定央视春晚。
一位网友说:“耐着性子看了前半部分,节目不好看,不够草根,太多内容很CCTV。”不过,之后新华社还是以一篇《“山寨春晚”冲击波》为题,给这台晚会以鼓励。
播出平台受限制
对于“山寨春晚”来说,先不管节目质量好坏,播出平台才是软肋。果然,这一环节最终成为“山寨春晚”最为致命的伤痛。
在贵州电视台突然宣布取消合作后,除夕当晚,两家网站也齐刷刷爽约。到最后,播出平台仅仅是澳亚卫视一家,而且也并非直播,而是1月22日带妆彩排的录影带。除夕夜,就连“山寨春晚”总策划老孟本人和部分演职人员也是在北京一家洗浴中心观看了央视春晚。
还有一个观看途径是通过澳亚卫视的网站。然而,澳亚卫视在国内很多地区收看不到,加上澳亚卫视的网站硬件设施不够好,网络承载能力有限,节目只能“看2分钟,卡1分钟”。如此一来,很多网友怨声载道。老孟说,由于原先说好除夕当天直播的网站临时退出,他只能试图将视频资料发在一家朋友开办的网站上,然而从1月25日中午开始,传上去就被删除。
节目质量不过关
红灯笼,红地毯,“山寨春晚”现场也是一派喜庆气氛。不过,整个“山寨春晚”从主持人到100多名演员参与,没有大排场的歌舞表演,没有大牌明星助阵,都是“草根”上阵。一般每个节目只有几名演员登台,而且民间杂技和语言类节目所占比重很大,完全没有央视春晚的宏大气势,比不过央视春晚的歌舞、杂技、相声、小品和魔术等表演和专业性和可视性,更谈不上节目的整体包装。
从网上视频可以看到,“山寨春晚”虽然请来了各种山寨名人,如“小罗纳尔多”,但皆因是业余演员,上台表演显得紧张生硬。男版“千手观音”、相声表演、歌唱演员飙高音等节目,网友也是褒贬不一。相声节目更是没什么包袱,让人笑不起来。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与正版的春晚相距甚远。
缺乏软硬件保证
“草台式”的管理组织模式,使“山寨春晚”失去了有力的支撑。“山寨春晚”的组织管理模式,就如同临时凑起走穴的一个草台班子,不仅对参与者没有任何约束力,而且资金、人员、设备等晚会所必需的软硬件,也缺乏应有的保证。
如春节前一天,晚会现场还在搬家,原先号称拥有200余名演员坚持到最后的少了一半;演出人员的差旅费没钱报销;没有与国内任何一家网站达成合作协议等等。这充分说明缺乏有力保障的“山寨春晚”,注定不能成器。
此外,一些网友也认为,“山寨春晚”发起人老孟不够专业:在策划、编导、播出等各个方面欠缺太多。除了热情,大家都没经验,管理上比较混乱,节目艺术水准不高,组织协调能力不够,老孟自己也说,“就连对讲机也无法配备齐”。
明年还要接着办
老孟说,办这么一场晚会,他“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重”。不过,当记者问及明年还要不要再办“山寨春晚”时,老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他表示,“央视"春晚垄断"的现象,今年已经捅破了一个窟窿。我相信明年不止我们,还会有一些大的文化公司、传媒机构开始介入。”
老孟说他没想到临近过年的时候,发生了那么多“蹊跷”的事。对于最后大家看到的是彩排版“山寨春晚”,老孟表示很无奈:“不清楚最后发生了什么。”他还说:“今年的"山寨春"晚筹备时曾设计了一个与网友在线互动的环节,后来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实现。很遗憾,明年我一定要把这个节目搞起来。”为此,老孟准备提前动手,筹备工作打算从今年9月份就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