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报道,2月2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雪驱车从伦敦赶赴剑桥大学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题为《用发展眼光看中国》的演讲。
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
温家宝向大家细细阐明,“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的道理所在。“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温家宝说,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 “今天的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有100多万年轻人在国外留学……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学习,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他承诺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与世界和谐发展,携手进步。同时,还呼吁大家在信息化的多元时代,多去中国走走看看,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温家宝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当地的胡杨树“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温家宝还回顾了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地震发生以来,他七次到灾区。“我为我们中华民族这种愈挫愈奋的精神深深感动。这种伟大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饱经忧患而愈益坚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谈到目前在世界蔓延 的金融危机,温家宝提请大家对现行经济体制和理论进行反思。
他举例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把巨大风险留给整个世界。
他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告诉我们,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注定行不通的。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温家宝同时强调,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道德缺失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共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温家宝希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应对危机需要增进合作
展望未来,温家宝说,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需要增进合作。世界各国应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关于中欧关系,温家宝表示,中欧合作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欧合作基础坚实,前景光明。他还希望更多剑桥人能像对中英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校友李约瑟博士那样,关注中国,做中英交流的友好使者。
2009年是剑桥大学建校八百周年,温家宝向剑桥大学赠送了“中华数字书苑”,其中收录有中国出版的二十万种电子图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可以从中更多地了解中国。
现场干扰不得人心
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有人进行干扰,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此事答记者问说,温家宝总理应邀到剑桥大学发表题为《用发展眼光看中国》的演讲,受到了广大剑桥师生的热烈欢迎。演讲过程中,有人极力干扰现场秩序,破坏演讲。他的行径遭到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反对,并在一片斥责声中被带离现场。全场听众对温总理的精彩演讲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她说,中方已对这一事件的发生表示强烈不满,英方向中方深表歉意,并表示将依法对此人进行处理。事实证明,肇事者这种卑劣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也阻挡不了中英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