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邮报》最近的一幅漫画惹恼了不少美国人。因为在这幅批评美国经济政策的漫画中,作者用大猩猩来影射美国的新总统奥巴马,因此新闻集团遭到近千美国民权人士围堵,漫画作者已经公开道歉。
不要以为美国人这么做都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新领导人。当然不排除这种情感表现在奥巴马的拥趸身上,但是对于美国媒体来说,挖苦总统早已是家常便饭。《纽约时报》当年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凡是总统支持的我们都反对”,用以彰显自己的立场。而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后,美国国内媒体就曾经用大猩猩的身体套上小布什的头像出现在漫画中。对此小布什只能一笑了之。
但是问题恰恰在于,奥巴马有一层保护色———他是黑人。对于奥巴马的批评,因为用了大猩猩这种容易使人和黑人联系上的符号,而勾起了人们对于美国历史的沉痛回忆,不再仅仅只是对于总统的批评。
熟悉美国媒体的人都知道,美国媒体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种族歧视。无论是当年的李文和案,还是去年CNBC在总统选举中对黑人的玩笑,甚至美国四大广播公司在雇员多种族化方面也仍然进展缓慢。但是另一方面,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媒体非常敏感的内容政治界限。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看一个美国大片,无论场景多么血腥,战争多么残酷,剧中的黑人主人公一定能够活到最后,否则将会激起全国的愤怒和抵制。
作为黑人的奥巴马是高贵的,而作为总统的奥巴马则是平凡的。他的肤色代表了美国历史的艰难抉择,而他的职务仅仅只是选票产生的公共服务身份。肤色因为天赋而从来平等,公共身份却是个人选择可以被批评的。美国媒体在这个领域的言论自由,仍然要让步于美国历史沉淀的共同价值。因此,站出来抵制《纽约邮报》的是美国的民权人士,而非民主党的媒体顾问。
作为“总统”的奥巴马,和作为“黑人”的奥巴马,在美国舆论中的待遇是不一样的。不少人反对这幅漫画,是因为他们反对对作为黑人的奥巴马的歧视,而非反对对作为总统的奥巴马的讥讽。人们所捍卫的,也并非总统的名誉,而是人的平等和尊严。因为二者比较之下,高低贵贱实在是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