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曹林:不要矮化公众恢复长假的权利诉求
                            
日期: 2009/3/9 9:24:22    作者:曹林     来源: 东方早报    

毫无疑问,“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吁求和交锋会成为本次两会最热话题之一。重庆正式申请恢复五一长假,广东省也向中央要起了“试点恢复权”。对此,当初促成新假日改革方案出台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继续坚持“取消无错”的观点。据报道,蔡继明指出,“恢复‘五一’黄金周”的观点,基本都来自旅游行业,“说白了他们(旅游界人士)就是想狠捞一笔,趁火打劫,忽悠老百姓出来花钱。”他很自信地表示:“大不了就来一次全民大投票,我相信最终支持我的人占绝大多数。”

首先我很反感蔡教授这种通过抹黑对手的动机来使自己处于道德优势的论辩方式。论辩就好好论辩,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看谁更符合理性。攻击力挺恢复者仅为了企业自身利益,是想狠捞一笔,以此将对手置于“唯利是图”的道德困境,而不是就事论事就理论理,这是对自己观点很不自信的表现。

退一步讲,即使某些力挺恢复长假的旅游从业者是站在自身企业利益的立场,这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人家毕竟没有遮掩自身的身份,也没有遮掩自己的动机,将自己的私货装扮为公益的名义。许多人开宗明义就表明“恢复长假就为了拉动旅游内需”。站在自身利益立场说话,这种姿态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公共政策本就是各种利益群体博弈的产物,你不能剥夺人家为自己说话的权利。而且,旅游业的这种为企业自身利益而表达的诉求,并没有以损害第三方利益为代价,相反是一种有可能增进每一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蔡教授好像对这种“利益逻辑”深恶痛绝,其实蔡教授的逻辑何尝不是如此呢?蔡教授在阐述自己为何反对恢复“五一”长假时多次强调这个观点:节假日毕竟是奢侈品,多放一天假,少干一天活,创造的财富也会相应减少;西方国家法定假日不会多过我们10天,但我国人均GDP只相当于人家的1/20;法定假日总量和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可能随意增加。

言下之意很明显:多休假会减少财富创造,人均GDP比人家低就该比人家少休假。与“休假刺激内需”的逻辑一样,“以GDP来衡量休假”其实也是把物化的财富置于公众的休闲权利和福利之上,谁也不比谁更高尚。

最重要的是,蔡教授的这种批评,矮化了舆论要求恢复长假的权利诉求。不错,有一部分人力挺恢复长假是为了旅游业内需,旅游行业人士在此种吁求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可旅游业的诉求不能代表所有公众的吁求,许多途径的民调都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支持恢复“五一”长假,这些受访者难道都是旅游从业者吗?那么多公众要求恢复被取消的长假,很多人并不是为了旅游,跟“刺激内需”的宏旨毫无关系,纯粹就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休闲权利,多一点自由安排的自由时间。休假以人为本,以增进公众的休闲福利为最高价值,扩大内需啊,弘扬传统文化啊,这些都是附带的价值。休假扩大内需,这只是浮在舆论浅表层次的一种诉求,更深层的诉求是争取休假权利。

蔡教授反对“恢复长假”的新理由是:我想什么时候旅游就什么时候旅游,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为什么你非要逼我集中在这七天内消费呢?这纯粹是一种精英不加思考、自以为是的看法。在带薪休假制度得不到强制推行的情况下,在资强劳弱、相当多的从业者得看老板脸色才能决定是否休假的情况下,公众可以“想什么时候旅游就什么时候旅游,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吗?蔡教授本人有寒暑两个长假可自行支配,或许还有“调研休假”等等,休假时间有充分的保障,可多数公众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公众需要政府强制休假的法定休假才能获得一种权利保障,非得以黄金周这样的形式逼着企业统一给劳动者放假。

至于蔡教授“全民投票自己肯定赢”的自信,那还是算了吧。北京市社调中心的调查显示,多数市民赞成恢复“五一”黄金周,某网站在线调查显示9万网友力挺恢复,多数代表委员准备了恢复长假的提案议案。既然如此,教授的自信来自哪里呢?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编辑)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