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昨天的剩菜端给今天的客人
我在课余曾到多所酒店打工,发现附近的景区导游都与某个固定的酒店合作,提前达成某种协议,负责将游客带入熟知的酒店,然后从中收取高额回扣,对质量却从来都不闻不问。
我曾几次亲眼目睹服务员将前一天所剩的西红柿鸡蛋汤倒上热水就给游客端上去,惹得游客直嚷嚷。老板也总是从刚收拾桌子回来的盆子里找出只剩鸡腿扔到要上桌的盘子里,游客大呼“上当”,甚至很多拂袖而去,但是钱却已经进了导游和酒店老板的腰包里。因为他们不追求“回头客”,所以从来都不会觉得有所谓。
我虽没有受过他们的骗,但是作为旁观者,这种潜规则让我很气愤,很不平。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学生 王春香)
三甲医院没有甘草片
我的住地附近有一所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是本地区最大的一所医院,为三级甲等。但这个医院竟然没有“复方甘草片”。这种药是镇咳祛痰的常用药,四五元就能买100片,且疗效也不错。
但就是这种再普通不过的药,堂堂的三甲医院却多年来都没有。哪怕是个感冒,你要开个药,非得花上几十元几百元不可。是不是便宜药利润太低,城市的医院都不愿进货?听医院的朋友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难怪“看病难,看病贵”啊。
(山西长治读者 阎树平)
车票的强制保险何时了
在生活中,常常莫名其妙交了保险费。
前几天在车站买票,售票员立即打印出车票,还有1元保险。想退保险,售票员却说10元以上车票自动打印保险,没法退了。
(山东曲阜大学生 杨儒 )
教育乱收费压弯家长腰
我是一名教师,但许多学校对学生的乱收费让我都看不惯。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以各种名义订阅大量的教辅资料,向学生收取全额的练习册及试卷费用。其实,这些练习册价钱大多“名不副实”,实际价钱是标价的一半以内。
各种学生消费都会有回扣。如吃饭,某地配餐中心原来每个学生饭盒给予学校1毛多钱的回扣,后来由于发生了食物中毒,被上级勒令取消了。
至于上了“星级”的重点学校,学位有限,僧多粥少,家长就要花动辄过万的借读费、赞助费、学费、第二课堂培训费……教育潜规则压得家长难直腰。
(广东鹤山教师 牛牛)
交了定金,进了圈套
我要谈谈影楼的潜规则。和朋友一行人为了拍纪念照片,结果深受其害。
通常影楼都会在繁华地带摆设摊位招揽顾客,然后拿非常诱人的照片,通常会跟你说得天花乱坠,一旦你付了几百元至几千元的订金,就只能是他们说了算。
那次本来因为一些原因不能拍照,但他们回答,千余元的违约金就不能退。
于是硬着头皮去拍,结果除了先前谈好的费用,还有什么化妆的一系列用品费。选出照片后,竟然还要自已花钱来买下。
(读者 etimayday)
瓶装液化气,短斤缺两真没谱
如今,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都印有送气(液化气)电话号码的贴纸。我调查发现,这个“气贩子市场”中的不少人靠短斤缺两赚钱。
每个按规定装10公斤的气瓶,部分送气工只装9公斤、8公斤,甚至7公斤、6公斤。有些送气工更是“绝”:充满两瓶气后用导气枪又分摊倒入第三只气瓶,甚至第四只气瓶中,用户却被蒙骗。
液化气站的人告诉我,这样的送气工每瓶可赚20元至30元,每日可赚200至300元。瓶装液化气,你何时才能让用户提供明白消费。
(甘肃庆阳华池县委报道组 禄永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