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为何邀请我策划798双年展行为项目
2009年5月10日,我受朱其邀请以独立项目策划人的身份来策划2009年首届798双年展【行为艺术】项目。
朱其邀请我的原因是:
一、我已独立策划两届“前提”行为艺术节。今年的第二届前提行为艺术节于5月 1号开幕,不管是人气还是口碑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想。我们在没有任何费用的前提下成立了一个最新的四人策划团队,我主要负责整体活动的策划及主持,袁霆轩负责媒体联络及学术支持;小日策划独立电影展映单元;杨扬负责志愿者招募及现场协调。我们每个人都是贴钱来做这些事情,虽然在前期筹备阶段,资金、空间都成问题,但这四人小组还是硬生生解决了所有问题,把这个事给做成了。它是零九年盛大的节日,它不约束地域性的自由发挥,不追求陈旧的资历和复杂的隐情背景,不盲目强调自身学术价值,更不牵扯任何商业目的。活动结束后,数家艺术机构拿“前提行为艺术节”这一案例,开会研讨艺术活动的组织开办。
二、我个人本身即是一个行为艺术实践者,若是以策展人身份来组织规划行为艺术节,以我对艺术的理解,大致明白艺术家真正需要的是哪些硬性、软性的条件给予。毕竟年轻人的做事方式有很多不可预测性,况且中国国内的很多双年展在策展理念上很是滞后,欠缺本原的创造性,所以,朱其选择一个年轻人来策划798双年展的行为艺术项目本是一种新尝试,。 这是因为很多策展人对当今社会现状麻木,对问题愚钝,不敏感,或者说为了某些暂时性的利益而回避问题。
三、我们在2009年3月28日起陆续做了艾未未、何云昌、俞心樵、廖邦铭的个人访谈。 艾未未当时就在访谈中提出——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对现实都做了什么球事?
中国当代艺术整体压根没有参与社会,变成了莫名其妙像时尚一样的东西,一些有野心或觉悟的艺术家应该远离并批判这一现象。那么如果你没有一些基本的立场,你走的路就会更莫名其妙不三不四,既不是传统所谓的“正中”表达方式,也不是非常前卫的方式,行为不行为,狗屁不是。关键还在于你的行为实质内涵是什么,它靠拿些东西来作支撑,你所要批判的又是什么,这个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既然无法回避,那为什么不大张旗鼓的把自己的旗帜给打起来呢?
行为艺术项目【社会个案研究】关于范跑跑、钉子户理念是这样来的!
2009年的五四青年节90周年纪念日做了关于“五四精神”的讨论会,2009年5月10日在第八天云南餐厅做了关于行为、艺术、社会:中国当代现象反思的讨论会。与会的艺术家及批评家有俞心樵、朱其、廖邦铭、夏彦国、张宪敏、袁霆轩、赵乐娟、王军、苗世明、黄兰、小日、杨扬、韩涛、朱朱。
2009年3月我还没有跟朱其见过面,当时我们正着手探究当代艺术的功能性及其社会价值。6月中旬,我和袁霆轩进行第一次讨论,就8月15日798双年展行为艺术项目方案,我提出了以下三个方向:
1、 艺术大众化。 2、 社会大杂烩。 3、列20位艺术家名单,每人写一份详尽的策划案,后投票选出为最合适的策划案,同时执笔该策划案的艺术家即选为【行为艺术】项目总策划人。
6月底,我、袁霆轩、朱其三人经过讨论后将【行为艺术】项目主体方向定为1跟2的结合,我提出能不能尝试在社会大杂烩中选择一些较为知名的社会人物介入进来?例如:拼贴华南虎的周正龙(周老虎)、地震一跑出名的“范跑跑”、重庆最牛钉子户、陈冠希、胡戈等。
朱其说:“这个想法很好啊,那能不能联系的上他们呢?”第二天袁霆轩就帮我搜集并打印了两小本关于“2006-2009年网络争议人物汇总”的册子。最难的其实就是联系上他们每个人,因为周正龙已被判刑(缓刑两年),困难重重,我们先是把周正龙这一名单去掉了。
我开始在百度、网易、搜狐、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发贴搜寻他们的“蛛丝马迹”,很快搜到一篇内容是“寻找范跑跑的联系方式?”的帖子。当然也有人回帖:暂时世界上还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
搜寻了快半个月,我已灰心意冷准备知难而退换方案的时候,突然在网上看到一篇我的朋友采访“范跑跑”的文章。当时兴奋地给朋友打电话后顺利地联系上范跑跑、钉子户及胡戈等人。当时胡戈说没有适合参加这个展览的作品,再加上他的个案放射出来的社会问题较其他人还不够强大,最终决定放弃胡戈。
邀请陈冠希是我的灵机一动,深知困难重大,先不说他引人关注的事件所涉及到的问题,就单从798双年展没有充裕资金的情况下,安保等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支付高规格的交通费,食宿费。
一天晚上我去黑桥一个朋友家喝酒,轻描淡写说了这个事情的原委。他告诉我能帮忙联系到陈冠希,加上陈冠希刚好要来北京,成功的几率很大。我想,即便能到北京他应当不会出现在现场,怎么样才能由他对参与一个艺术展览不感兴趣做到他“无痕迹”地介入进来。只能采取访谈的形式,但最后我们所处的位置太被动,而且事情完全变味了。
一个没有问题的双年展就是问题最大的双年展
行为艺术单元的方式恰恰就是基于这点,行为单元邀请了一些非艺术家参展,也是出于将问题扩大化。也并没有刻意把非艺术家称其为艺术家,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艺术家,而只是把他们列为【社会个案研究】行为项目的一部分。
行为单元这个展览的重点是能否对某些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讨论。我们希望能面对这个社会的生活现状做深入而非隔靴挠痒闭门造车式的思考,对中国人当下精神体系进行真切考量和探讨剖析,我们对做一个沉溺在艺术小圈子内自我意淫的展览没有兴趣,对做一个单纯吸引眼球的展览也没有任何兴趣。如果是单纯为了追求眼球,那麽,行为艺术家们完全可以做些惊天动地,惊世骇俗的行为作品。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赚眼球,为什么整天在观念中生活的艺术家做不到呢?
7月4日我跟摄像师一行两人,准备去成都做一个“范跑跑”“钉子户”参加798双年展览的记录片,在朱其知情,并给了2000人民币交通费的情况下,我们7月5号顺利的见到了范美忠(范跑跑),并做了一个成都艺术讨论会。当时在场的媒体有华西都市报,没想到的是当华西都市报一篇“范跑跑”进军艺术圈的一篇报道出来后,跟着国内各大媒体转载。又把范跑跑、行为项目及798顶到了风头浪尖上,各方面的舆论、争议袭来,每天也有近十家媒体打电话咨询这个事情是否属实。
7月15日798双年展新闻发布会上,有新闻记者问:范跑跑真的被邀请参加798双年展吗?朱其答:其实邀请范跑跑参加798双年展只是我们行为项目策划人提出的,至于范跑跑能不能来参加798双年展还不确定。(发布会上有视频及录音)
7月21日袁霆轩给我打电话,我正好在外面办事情,他跟我说朱其在“嘿社会论坛”发了一篇文章你看了吗?我说:还没来的及呢!什么内容呢?袁霆轩说等你自己看吧。我就给廖邦铭打了一个电话,他说正在看,可以给我读一下!
朱其: 范跑跑该不该参加798双年展?
由我策划的2009首届北京798双年展,准备邀请一些非艺术家参加,比如重庆钉子户吴萍、成都的范跑跑以及一些下岗工人和残疾人。 双年展邀请非艺术家以及有争议的社会人物的概念是由我提出的,行为艺术单元的策展人王军居然迅速联系上了这些人。他们去成都专程给范跑跑下聘书,并在成都举办了范跑跑进军798双年展。第二天,国内数家媒体报道了此事,也因此惹上了麻烦。
我听后问题如下:
第一、 可以肯定的说,邀请范跑跑、重庆钉子户参加798双年展行为项目【社会个案研究】是我与袁霆轩提出的。 第二、 下岗工人艺术培训再就业是朱其提出的,并希望与苗世明合作完成。 第三、 行为艺术单元的策展人王军居然迅速联系上了这些人。他们去成都专程给范跑跑下聘书“居然”一词不当,“居然”应该用在不知情人知情后很惊讶而用的一词。并且聘书(邀请函)都是朱其看后盖过章的。 第四、 国内数家媒体报道了此事,也因此惹上了麻烦。我遇到了在我以前活动中前所未有的麻烦,同时,朱其作为798双年展艺术总监一直在干涉、压制行为项目的进行。
因798双年展无法做到独立性,【行为艺术】项目决定退出798双年展。
我邀请廖邦铭参加行为艺术项目,他的作品就是把自己的艺术家的身份转让,转让给***(**案的辩护律师),***会把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搬到798现场办公一个星期的时间。因为行为艺术现场部分是在798时态空间举办,时态空间共给行为艺术单元空间使用4天时间。我跟朱其协商后,朱其说可以把廖邦铭+***部分放在798艺术中心(706厂房),但还是属于行为单元的一部分。
但在8月4日,离双年展开幕式还有10天的时间,他打电话给我说警察找我了,798官方网站要把行为项目撤掉,希望你能做到:
1、 网络上所有关于范跑跑、钉子户、廖邦铭+***的名字去掉 2、 行为单元主题要改 3、 所有参展艺术家必须把方案报给朱其,朱其通过后报给798管委会,管委会通过后报给朝阳区政府,通过后才算798双年展正式参展艺术家。 我想,朱其所说的798双年展是最具“独立精神”的一次双年展。独立何在?而我做为798双年展【行为艺术】项目策划人我的独立性何在?
8月5日晚我接到双年展组委会电话,说***+廖邦铭的作品在双年展的画册上已被归划到朱其策划的主题展。
8月13日行为艺术单元海报张贴在798宣传栏中,朱其勒令其撕下并要求时态空间负责人不准给行为项目提供场地.
8月13日晚朱其通电话,因其害怕行为项目退出798双年展,希望进行谈判.
8月14日中午1点与朱其谈判,结果是不准范跑跑、钉子户及***出现在798任何一个位置,并要求其签协议。
三个月来的种种事件,今天我声明,我做为行为艺术项目的独立策划人,我有决定艺术家是否能加入798双年展的行为部分,***+廖邦铭,范跑跑、钉子户吴萍都是我提出的,我要邀请的做为行为艺术项目社会个案研究的一部分。因798双年展无法做到独立性,我决定宣布我策划的行为艺术活动正式退出798双年展,成为独立行为艺术活动!
见证人:袁霆轩、管一棹、廖邦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