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区二期开发示意图
近段时间,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影响,北京大山子周边的多个艺术区正面临被强制拆迁的尴尬处境之中。对于多数无法获得确切消息来源的艺术家来讲,这个初秋,无疑将会是个忐忑不安的搬迁季节的开始。据不完全统计,索家村、东营、环铁一线、盛邦艺术区、黑桥艺术区……约上百位艺术家将不得不开始寻找下一个落脚点。
基于政府对宋庄的支持,大多数人认为宋庄将会是最终的栖息净土。但就目前的“安全”来说,只是因于宋庄还未完成极具商业吸引力的人气聚集效应和全面总体性的规划布局。伴随着宋庄商业开发和招商引资的不断扩大,同样可能使艺术家面临着“被迁徙”的境遇。由此考量,我们又将目光转向了艺术区聚集地----大山子附近,在此可供艺术家创作生活的栖息之所。
在细数了京城多个艺术区的留存可能性之后,环铁时代艺术区的诸多特殊性让笔者油然而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坐落于大山子环形铁道旁、总占地面积500余亩、依傍于中国电影博物馆、毗邻798一公里之遥的北京环铁艺术区在地理条件和规模上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性。而且,处于798、宋庄、索家村、费家村、草场地艺术区的枢纽中心的独特优势,更是吸引了诸多艺术名家安营于此。
由于环铁艺术区临近多个即将拆迁的艺术区,趋使着笔者带着诸多疑问走访于此,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为艺术家提供些许解答疑虑的帮助。在走访的过程之中,《艺术国际》有幸从环铁艺术城的主要投资人、环铁时代美术馆投资人崔先生为大家详细介绍有关环铁艺术区的情况:
环铁艺术区处于北京博物馆群建设的规划地带之中,目前周边现有电影博物馆、中国铁路博物馆、航天模型博物馆,而后国家还将在此投资兴建航空航天博物馆。而且,环铁艺术区拥有正规的企业运营地产所有权,土地年限为20年(目前已使用3年)。在产权方面环铁艺术区有别于其他即将拆建的一些艺术区,因此环铁艺术区的安全性是完全具备法律保障的。
借由此种优势的特殊性,环铁艺术区本着营造环境优美、视野宽广的园区规划理念,在建设布局上充分体现了无噪音和无高层建筑视觉污染的宜居型理念。园区内目前已有200余名艺术家和多家艺术机构、画廊、杂志社入驻园区,已逐渐形成了集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品推广为一体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艺术社区。
此外,随着环铁时代美术馆“学术后院”系统的启动,环铁艺术区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规模和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聚居区。借助于环铁时代美术馆兼容并包的学术视野、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和规范化的运营机制将会吸引更多的艺术家、收藏家和投资者参与其中。共同营建起具有环铁自身特色的学术性艺术区。
另悉,环铁艺术区的二期规划目前业已完成,预计将在3年内建设完毕。届时随着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国际艺术家及艺术机构的入驻,园区将成为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交流中心及创作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