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春晚落入争议漩涡 质疑非议创尴尬纪录
                            
日期: 2010/2/20 9:53:55    作者:     来源: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虽然虎年央视春晚已经过去好几天,但网络上,对本届春晚的质疑和非议不但丝毫未减,反倒持续升温。正在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两成。而且更多专家、学者陆续加入到这场讨论中来,算是又创春晚史上一大尴尬纪录。

  炮轰派:

  春晚颠覆传统美德,不尊重弱势群体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日前在其博客上撰文炮轰央视春晚的“三大败笔”。他认为,败笔之一是我国的许多传统美德教育如诚实、朴实、同情弱势群体和有错即改等,都被这台春晚给颠覆了,“素来以讽刺弱势群体为己任并发了大财的赵本山们,这次讽刺的是寡妇和上不起学的人。”败笔之二是赵本山的小品反映出编导的无知,小品核心内容是给一个单亲家庭捐款资助上学的事。“国家保证每一个考入公立学校的学生入学……这个节目内容表现出编导对我国当下教育制度的空前无知”。败笔之三是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春晚让小女孩背《百家姓》,既违背教育规律,更有悖于国家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的素质教育。“超常背诵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益处不大。”

  著名文化学者吴祚来近日也撰文,对赵本山小品《捐助》提出严厉批评。文章认为小品对弱势群体不尊重,罔顾个人尊严。“来自民间的文化集团借助央视的文化垄断,实现了文化效益与经济利益双丰收。”

  文章说,“3年前的春晚,北京行知学校的一群民工子弟朗诵《心里话》,被媒体认为是春晚的良心诗篇,深深打动了人们麻木的神经。这从另一个角度使我们看到,关注弱势群体与失学儿童,应该用一种令人感动、给人尊严的方式,如果像《捐助》里表现的这样,对弱势群体变相歧视与搞笑,那么无论是受捐者还是捐献者,都毫无尊严可言。”

  调侃派:

  春晚告诉我们,广告还能拍成晚会

  以往春晚节目中植入广告并不少见,广告收入也是直线上升:2002年2亿元,2006年近4亿元,2009年逼近5亿元。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央视春晚广告收入已超过6.5亿元。

  追求经济效益没错,可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观众不知道该看节目还是看广告。酒类、花生油、果汁直接作为道具搬上场,台词里还要屡次提及。不仅如此,央视还给广告商特写镜头露大脸。网友“纳兰惊梦”戏说:“春晚告诉我们,广告还能拍成晚会。”

  技术派:

  王菲假唱?刘谦穿帮?央视假直播?

  也有一些网友堪称技术派,活活把春晚玩成“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对每个细节推敲研究,并对不同频道播出的版本进行对比,发现很多硬伤。

  天后王菲时隔12年后再度亮相春晚,成为众多观众当晚最大的期待。然后一首空灵似天籁的《传奇》却让大家听得诧异,这样好听的一首歌曲,在演唱间隙观众居然没有鼓掌叫好,更让人震惊的是,在3分10秒的时候,镜头里王菲早已放下话筒,但歌声依旧绕梁不绝。网友据此推断,王菲在春晚玩假唱。

  刘谦的魔术很精彩,但连日来也是争议不断。节目过后几小时,便有网友发布完全破解版,称主持人和几名围观者都是“托”,接着,韩寒在博客上撰文称其“把魔术演成了话剧”。

  在看春晚时网友还发现,电视荧屏右上角的“直播”角标时隐时现,比如在杂技节目《试比天高》中,这个角标就没有。当时网友猜测这可能是工作人员的失误,但也可能是央视假直播。隔天央视九套重播春晚时,竟然出现了服装与前一天不符的情况:当晚坐在刘谦身边的董卿身着绿色套装,重播版本里却成粉红色;陈奕迅当晚和谭晶合唱时穿黑色西装,重播版里也离奇地变成红色。另外,《新闻联播》中播出的春晚画面也并非除夕夜观众看到的画面。种种迹象,都让人疑心春晚搞的是假直播。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