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金钱永不眠、出身很重要 戛纳风光下的潜规则
                            
日期: 2010/5/17 10:44:49    作者:     来源: 新民晚报·新民网    
戛纳电影节进行到第五日,赛程近半,有8部竞赛片展露真容,其中包括初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韩国导演林常树的作品《下女》,以及法国著名演员兼导演马修·阿马立克的《巡演》。对于戛纳电影节今年的变化,各国影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实,表面风光的戛纳电影节背后,也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旧人胜新人

  看完今年的竞赛片单,熟悉戛纳的人立马会发现,本届竞赛单元的一大特色,就是初次入围的导演占去相当大的比重,但事实远非如此。看看这些人:马修·阿马立克早就是戛纳常客,道格·里曼和马哈曼特·萨雷·哈隆的作品,也在前几年的“一种关注”“电影基石”“导演双周”等单元中出现过。戛纳很好地掩盖了这些老面孔,给他们披上“新入围导演”的外衣,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一位美国专业影评人说:“戛纳永远不待见新人,这就好比美国电影公司选导演,从圣丹斯电影节的获奖影片开始,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合作的所谓新导演,早就是美国公司的老朋友了。”

  金钱永不眠

  由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执导的《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或许很好地概括了戛纳电影节的真谛——披着艺术的皮,做着商业的事。其实,戛纳的金钱潜规则早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不少戛纳的参赛片不仅有法国投资,其宣传和发行也都由有“法国央视”之称的法国电视一台、二台、四台负责。为了今后发行的顺利,电视台会给组委会乃至评委施加压力,要求奖项。此外,电影节的投资商为了与某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也会和电影节协商。比如今年王小帅的《日照重庆》从“一种关注”单元晋升进入竞赛单元,据称就是欧莱雅为了中国市场向组委会施压的结果。

  出身很重要

  伊朗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合法副本》,同样是今年受人瞩目的影片之一。主办方之所以无视他复杂的政治背景也要邀请其前来参赛,除了阿巴斯本人在影坛上的影响力之外,“戛纳出身”是很重要的因素。看看阿巴斯的生平: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继续》获得戛纳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樱桃的滋味》夺得金棕榈大奖,成为伊朗首获此奖的导演——可以说,阿巴斯就是一个“戛纳制造”。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