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艺术地铁”展现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人文情怀
                            
日期: 2010/7/21 10:28:32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还未踏进圆明园,就已感受昔日“万园之园”的沧桑与华美——这是北京地铁4号线圆明园站带给澳大利亚籍华人颜世勇的体验。面对地铁站内的西洋楼残柱浮雕,他情不自禁地拍照留念。


  “我来北京旅游,发现不仅坐地铁出门很方便,地铁站也相当与众不同。”颜世勇说。


  日客流量数百万人次、里程200多公里的北京地铁,从运营之初就具有浓厚的艺术气质:最早投入运营的2号线,其东四十条站曾入选上世纪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站台气势恢宏、色调明快,壁画色彩瑰丽;建国门、西直门等站点也都拥有出自名家、大气高雅的壁画,对许多乘坐地铁的人而言,可谓是一次“美的地下旅程”。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说,地铁不仅是地下交通通道,作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它也应该成为艺术水平的展示平台。重视文化的国家和城市,会把地铁作为展示文化形象的窗口。


  随着越来越多地铁线路的开通,北京各个地铁站的设计更加注意契合站点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其中,国家图书馆站以巨大浮雕展示国图的四大镇馆之宝;动物园站则设置了模仿儿童绘画的壁画;北土城站切合元大都遗址主题,墙壁、指路牌和展台圆柱上都有蓝白花色的青花瓷图案装饰,典雅秀气。


  地铁里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以往常见的艺术壁画外,建筑、装饰等多种表现形式也纷纷登场,5号线雍和宫站有灵感来自传统建筑的台阶;奥林匹克公园站建在“水立方”下,站台顶部采用了变形的水泡设计。


  对于地铁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杨奇瑞指出,地铁是和公众交流沟通的窗口,艺术展示要有时代特征和公众话语特征,要从普通乘客的角度研究,打造移动的“公共艺术博物馆”。


  中国各地的地铁也在进行一些艺术探索。深圳地铁引入了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壁画。杭州地铁公司采取与艺术院校合作的办法,进行艺术设计规划,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的师生,就参与到为杭州地铁站设计壁画、雕塑、装饰的艺术实践中。


  北京地铁4号线在虎年来临之际邀请京城高校涂鸦艺术团队创作涂鸦墙,以“虎年来了”“五虎跃新春”等贺年文字为创作要素,个性十足的涂鸦图案为西直门站的隧道墙壁增添了一抹亮色。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马相武认为,地铁的艺术建设受到重视,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在地铁这种相对单调、繁忙的环境里增添一些艺术气息,能够给乘客以不同的视觉观感和新鲜感受。在一个人文城市里,人们对精神消费和艺术熏陶的需求不容忽视,公共艺术是与市民生活分不开的。”马相武说。


  北京地铁4号线运营商北京京港地铁公关部工作人员易梅梅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人文地铁,希望让更多的文化、艺术品走进地铁,走近百姓生活,为乘客营造充满文化气息的地铁旅程。


  目前,包括北京在内,中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在发展地铁交通。据专家测算,未来10年中国将新建约5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如何为地铁这一公共空间注入艺术元素和文化气息,从而展示城市的情怀与魅力,建设者们仍在继续积极探索。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