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散落民间年久失修 草根文物还要失落多久
                            
日期: 2010/7/22 10:03:03    作者:余佳     来源: 《扬州晚报》    

  俗话说,皇城根下随便捡块砖头,都是宝贝。在扬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处处古迹,每条小巷深处,一砖一瓦都可能见证着古城的风雨,可是千百年过后,它们还好吗?日前,记者走访了一些散落在民间的“草根文物”。


  患难“多宝巷”风雨飘摇


  位于国庆路南段东侧的崇俭巷原先叫“多宝巷”,这里的居民都不知道这条巷子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祖上的房子,祖祖辈辈就这样住下来了。”居民徐先生说,他外婆已经100多岁了,“这条巷子的历史比我外婆岁数还长。”


  据了解,“多宝巷”名称沿用已久,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文革时期,“多宝巷”被改名“崇俭巷”,为保护古迹,有居民用石膏把写有“多宝巷”字样的石碑遮挡了起来,石碑逃过一劫。但是在前几天的暴雨中,这块石碑却毁坏了。幸亏热心市民吕先生收藏好石碑,以期修复多宝巷时提供出来。


  不光石碑受损,多宝巷的门楼也摇摇欲坠,记者看见倾斜的墙体上电线环绕,年代已久的青砖已经负担不起门楼的重荷。“幸好上次暴雨后,工人来修理过了,”路边小店的老板娘一直害怕门楼倒下来砸到人。


  花局巷百年门楼有隐患


  广陵路花局巷门楼的风格和样式都和崇俭巷如出一辙,连石碑的书法风格和用料也一样,居民猜测这两处相隔不远的门楼可能是同一时期建造的。


  住在花局巷内的老人们介绍,花局巷原来是旧时大户人家的花园,为了保护自己的后花园,特地修了一道围墙,在门头墙(下面装了栅栏门的墙)上题了字就叫“花局巷”,现在小巷内居民的住房也是在花园的格局上改造的。


  花局巷门楼上不断掉落的石灰和残缺不全的青砖告诉人们,它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比崇俭巷门楼结实很多,但是花局巷的门楼也存在着安全隐患。门楼下方的木料板已经断层,门楼背后的墙上还挂了很多电线,整个花局巷10几户人家的电线全从这里经过。


  “门楼要是哪天倒掉,电线再被扯断,事故就大了。”“门楼的历史价值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这木板掉下来会砸伤人。”“花局巷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门楼一定要保护,所谓的古巷游就是要看这些历史古迹。”关于这个门楼,居民们都很关心。


  少有人知晓它们的价值


  彩衣街30号大院的砖刻门楼建于清朝,记者看见在宽约一米八左右的门牌上,采用浮雕、镂雕等手法雕刻了一组组合了人物、珍禽、花鸟等图样,具有很强的质感效果,体现了一个家族在最兴旺时期的气势。遗憾的是这个门楼已经残缺不全了,边上的配饰也掉了不少。


  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却无人知晓这座砖刻门楼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只是大门背后一块注明文保单位的红铁牌,证明着它的历史价值。


  位于丁家湾92号的大院是旧时盐商的大宅子,住在这里的一位老奶奶介绍,他们家的房子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具体的年代已经记不清了,“一百年肯定不止了”。


  大院的门楼是块扁形石雕,具体图案已经看不清了,只能隐约地看见半条鱼肚子,老人说,原来的石雕上应该有两条鱼,象征年年有余。“去年10月份,有瓦匠修房屋时,顺便把门楼清洁了一番,结果有的雕刻就掉下来了。”


  此外,在广陵路卞宝弟故居中,楼道摇摇欲坠,楼梯栏杆雕刻的木质图案已经坏的坏,烂的烂,四处穿墙而过的电线像渔网贯穿了整幢木楼。据了解,前后两幢小楼大约居住着7户人家。在挂有“文保单位”牌子的墙边,落满灰的杂物摆了一墙高,很多是不用的木头门板、窗格之类,如果遇上火星,将会酿成严重成果。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