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世界最佳“贫穷艺术”收藏到沪
                            
日期: 2010/8/17 15:32:12    作者:     来源: 东方早报    

  有着17年历史的意大利路吉·佩奇当代艺术中心一直关注欧洲当代艺术的发展,其典藏更是反映近二十年来欧洲当代艺术的面貌。上海当代艺术馆与其联合举办的“质变的年代———佩奇基金会欧洲当代艺术收藏展”昨天开幕,31件当代艺术展品既显示了他们的收藏实力,更是对欧洲“贫穷”艺术、泛前卫主义等的一次回顾。

  收藏“贫穷”艺术的代表

  吉尔伯特·佐里奥是“贫穷”艺术的代表人物,带来的《独木舟》是一件大型装置,它的船身出自一个木匠之手,看起来支离破碎,陈列时的独特角度却给人漂浮在水面的感觉。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就是一种看似不稳定的平衡,独木舟本身模拟的是一个随时能往任何方向移动的结构,而其材质的简单更容易和“贫穷”艺术联系起来。“贫穷艺术是意大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希望艺术在材质等方面回到简单状态。”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马可·巴兹尼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艺术家有固定的圈子和评论家,虽然在各奔东西后某些人依然活跃,但这个流派已经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他们当时的作品。”

  佩奇随着某种艺术流派的发生而收藏其作品,这令其在“贫穷”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就整个当代艺术而言,我们可能无法和蓬皮杜艺术中心匹敌,而在贫穷艺术方面我们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的还是为我们馆专门创作的,”专程抵沪的佩奇夫人自信地表示,“任何机构要举办某个贫穷艺术大师的回顾展,可能都要向我们借展品。”

  欧洲文化是一个整体

  1978年开始的泛前卫运动中,每个艺术家都发展出个人创作语言上的游牧主义,米莫·帕拉迪诺是其中的一位“战将”,他的一件雕塑《无题》曾在2002年的个展上展出过,混合了来自地中海和北欧的古代雕像,这件青铜铸的作品暗示着古老语言和艺术家研制的神奇配方之间的融合。

  除了和意大利相关的艺术家外,展览还包含了俄罗斯、奥地利、法国等欧洲各国当代艺术中不同的潮流与风格。柏林墙的存在曾将东西欧分隔开来,佩奇的藏品既有分隔时期艺术家对此的反映,更有柏林墙倒塌后更为轻松的表述。阿尼希·卡坡尔出生于印度,他的《这里,那里》是石灰石制成的装置,这在策展人看来是对固定和被限制的表现;1999年过早离世的理查德·巴奇耶是1980年代欧洲新兴的一个雕塑流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确定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中,铁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十字形架构跨越着一把椅子和一张涂了白漆的小花园桌,可见“等待是当时生活的总的状态”。

  “柏林墙倒塌后,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艺术家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变化,而俄罗斯人伊利亚·卡巴科夫的《献给蓝飞虫和黄铅笔的音乐会》等作品让飞虫飞向诗意和梦幻的境界。”马可·巴兹尼认为,“流动性强和零碎是这段时间当代艺术的主要特点。”

  将欧洲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来,主要是因为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已经超越了国界,“欧盟只是用法律证明一个文化上早已存在的整体。”佩奇夫人这样阐释介绍展览并不局限于意大利艺术的原因。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