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当代艺术国家队”与“美术国家队”渐成一体
                            
日期: 2010/9/2 11:59:58    作者:     来源: 东方早报    

  8月31日,中国国家画院七个专业院在北京正式成立,新开设的国画院、油画院、版画院、雕塑院、书法篆刻院、美术史论研究院和公共艺术院,今后将为中国美术行使专业职能。

  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谈及这次大规模改制的原委时表示,过去多年中,各种体制、各种类型的画院面临着新形势下发展的各种问题。近年来陈丹青、吴冠中等人尖锐地批评了文联、美协、画院,其中很多意见切中时弊,引起全国画界的思考。而这些并非根本原因,这次改制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画院往哪里去的问题不可回避。画院若没有作为,就该解散,如果不正视新形势的新要求,画院的生存受到质疑将是一种必然”。

  诚如此言,在过去的这些年中,美协、画院等美术机构,屡屡被批评界视作不思进取、创造力枯竭、制售行画的象征,由于其体制的门槛,这些机构形成了封闭、自我循环的传统,与其他艺术门类和体制外艺术家的交流近乎绝迹。凡此种种的现象,给画院等艺术机构带来了大量负面影响。

  为此,在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杨晓阳和中国画院的领导层,走访了全国最重要的美术机构,各地最著名的美术家和老干部及遗属,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广泛、大规模地深入调查研究后,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画院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样办好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遵循文化部“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以七个专业院为依托,以少而精的机构模式和专聘结合的用人制度,将画院的影响辐射至全国甚至全世界。

  聘请业内最优秀的人才作为七个专业院的院长是重中之重,就名单而言也确实是豪华阵容。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院长为方增先,油画院院长詹建俊、版画院院长黄永玉、雕塑院院长钱邵武、书法篆刻院院长沈鹏、美术史论研究院院长邵大箴、公共艺术院院长袁运甫。这还不是全部,“聘一批画家、建一批画室、建设一个中国美术发展工程、建设一个中国美术海外推广工程、留下一批精品”是中国画院改制之后将要完成的“五个一工程”。对于这个系统工程,杨晓阳寄予厚望。他说,中国画院应该“迅速凝聚全国最高水平,组成美术的‘国家队’,迎接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国家队”这个词语让人迅速想起,新任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罗中立半个月前也曾说,要组建一支“当代艺术国家队”。中国当代艺术院和中国画院,先后都有大动作,很容易让人解读出有一双巨手,在官方美术和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都开始资源整合,使其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体制内外的艺术,从前在同一块疆域里并行多年、井水不犯河水,有如艺术的两个江湖,如今在一个文化战略的糅合下渐成一体。

  这正是艺术在文化政治中的真实写照。如同中国画院三十年的变迁,它的前身是1977年“文革”结束后文化部组织的“创作组”,到了1981年被改名为“中国画研究院”,2006年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