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昌乐县城关街道实施“三大工程”,努力打造体现城关特色的党建品牌,全面推动党建工作登台阶、上水平。 一、实施“双争双做创建工程”,在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创先争优 围绕加强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双争、双做”实施方案,在街道领导班子中开展争创发展型领导班子;在农村(社区)、企业领导班子中争创实干型领导班子;在全体干部中争做贡献型干部;在全体党员中争做群众满意型党员,并加大表彰力度,拓展实施范围,严格考核奖惩,建立不同类型班子、干部、党员创先争优机制,掀起创先争优热潮。 二、实施农村社区“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工程”,在基层党的建设上创先争优 在农村(社区)分别建立党代表工作室,以市、县、街道、村(社区)党代表为工作主体,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反映党员群众呼声,解决党员群众问题,维护党员群众利益。目前,在全街道建立党代表工作室22个,工作室设有党代表75名,接待党员群众来访540人次,帮助解决或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98个,有效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建立党代表和人民群众的长期联系,建立党代表常任制探索了新的渠道。 三、实施“党内阳光工程”,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创先争优 实施以资金帮助、政策帮助、结对帮助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设立专项帮扶资金,加大对农村(社区)的老党员、老党务工作者以及困难党员的帮扶激励力度。同时,实施街道部门与农村(社区)进行“帮联结对”,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进行“帮扶结对”的“双结对”措施,扩大工作效果。目前,全街道落实专项资金两万余元,纳入帮扶激励范围的老党员、老党务工作者以及困难党员106名,占全街道党员总数11%,25个机关站所和9个镇直部门与22个行政村结成了“帮联对子”,12名街道党员领导、94名街道党员干部与106名困难党员结成了“帮扶对子”。
通讯员:牟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