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大爆炸早期恒星并非孤独存于宇宙
                            
日期: 2011/2/12 9:52:56    作者:     来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0日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 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宇宙最初的恒星并非如最初所想的“孤单”.据研究学者称,第一批恒星的形成过程中有无数的同伴,包围它的气体磁盘导致其破碎,而这些碎片产生了很多同类属的小恒星。这项研究发现为自大爆炸以来第一批恒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认识。

恒星是宇宙气体云内部气体压力与引力之间激烈和复杂的斗争的产物。由于自身引力作用导致气体密度增加,从而引起气体温度上升,结果是压力上升压缩过程中止。如果气体能逃脱热能,压缩过程将继续,继而产生一个新的恒星。倘若气体中包含碳或者氧气这类化学元素,冷却过程就会出奇的好。

这种方式形成的恒星质量往往很低,比如我们的太阳。然而在早期宇宙中这类元素并未产生,因此原始宇宙气体不可能冷却的较好。大多数理论模型预测原始的恒星质量大约在太阳的100倍。同位于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天文中心以及位于加尔兴的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与德克萨斯大学的同事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相关研究。海德堡大学的保罗·克拉克博士利用高分辨率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对恒星进化过程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这张简单的图片仍需修正,早期的宇宙并不是仅仅居住着巨大孤立的恒星。

归根结底源自于伴随最早恒星产生的名为吸积盘(accretion disks)的基础物理学原理。新的恒星形成的气体不断旋转,因此无法直接落在恒星表面,却形成一种像磁盘一样的结构。内部摩擦导致气体继续漂浮在恒星表面,当磁盘表面沉积的质量超过它能向内部传输的负荷时,它变得非常不稳定并破碎称很多小碎片。

结果是并没有在中心形成一个恒星,而是形成了一组好些个恒星,有些恒星之间的距离甚至近至地球和太阳间的距离。据克拉克博士称,这个计算机模拟为研究宇宙早期恒星的形成开辟了新的视野。寿命将至的最后阶段,双星或多星系统常常会爆发强烈的X射线或者伽马射线。未来的太空任务将专门研究早期宇宙的射线爆发。

如短命的大质量恒星不同,这些低质量的恒星往往能存活几十亿年。“有趣的是,低质量的原始恒星可能能存活到现在,使得我们能够在自身的宇宙环境中研究恒星和星系形成的早期阶段。”(编译/严炎刘星)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