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新国家博物馆3月底将开放 保留50年历史外立面
                            
日期: 2011/2/17 9:38:58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昨日,国家博物馆新馆,艺术长廊,一名男子走过中央大厅门外悬挂着的大型浮雕“愚公移山”。本报记者 薛珺 摄

  数说国博

  艺术长廊:一层的“南北中轴”,长330米,面积达8000平方米。

  展厅:700至2000平方米的展厅有48个。其中最大的展厅为地下一层的常设展览《古代中国》所在的展厅,面积为10000平方米。

  面积:老馆为6.5万平方米,改扩建中拆掉了3万平方米,新建面积为16万平方米,目前总的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地下文物库:存储能力为120万件文物。

  屋顶绿地:2万平方米,是北京最大的屋顶绿地。

  楼梯、电梯:55部

  中央大厅:2000平方米,可举办重要的展览、大型活动及国事活动。

  进行了将近4年的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新馆将在3月底陆续开放。

  保留50年历史外立面

  国博改扩建工程采取了保留西侧外立面、东侧向东扩展的做法。工程竣工后,从天安门广场向东看,国博大门依然是1959年建筑的风貌。走进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是南北长330米、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艺术长廊。

  国博新馆大门采用镂空花纹的铜门,7扇铜门即便关闭,也能看到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

  新馆室内装饰采用灰白、铁灰和深原木色三种基础色调,建筑上运用我国古代建筑中“藻井”的模式,艺术长廊的顶端即是新馆屋顶,采光和通风可通过藻井解决。

  艺术长廊两侧有两个形似臂膀的楼梯,寓意“张开双臂,迎接各国宾朋”;中间有四个大立柱,观光电梯、强弱电等藏身在立柱中;东侧是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中央大厅,是举办重要展览开幕式及国事活动的地方。国博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新馆投入使用,国博的功能定位将会有部分延展,未来这里将会举办一些重要的国事活动。

  首个展览4月1日开幕

  大型主题展览《启蒙的艺术》将于4月1日在国际厅开幕。作为新馆开馆大展,《启蒙的艺术》由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及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推出。德国博物馆共提供588件(组)艺术品及其它展品参展,展期12个月,重点展示德国启蒙运动以来的艺术与生活。

  “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古代秘鲁”展览将于4月28日至10月28日在国博美洲厅举办。展品来自秘鲁国家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博物馆,总计180件,包括陶器、纺织品、金属制品、石器等。

  新馆还将设立意大利展厅,展出罗马时期的艺术精品。中方将赴意大利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并对展品的陈列及解读等提出具体要求。意大利也将在罗马的威尼斯宫常设一个600平方米的中国展厅,意方将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挑选展品。

  观众休憩可在顶层露台

  国博新馆在二楼平台和顶层露台设置了观众休息区,还将开办专门的观众餐饮区,提供大型团体就餐服务。

  从新馆四层走到露台,可以看到人民大会堂的屋顶、前门一带的建筑,还可以坐在这里聊天、喝咖啡、品尝美味。

  多功能厅、剧场和3D影院都设在地下一层,可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展示,也可举办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未来的国博讲堂也将在这里定期举办。

  据了解,目前存储在郊区的105万件国博文物尚未“回家”,具体的文物搬运工作将在近期展开。(记者 王荟)

  馆外服务

  一部手机逛遍国博

  新馆开放后,国家博物馆将着重建设开放手机和网络服务,无论是到现场还是在家里,都可通过手机和网络逛遍国家博物馆。

  国博目前已经与移动、联通和电信等运营商建立合作,市民只要在手机上安装国博客户端,就可享受各种导览服务。

  国博工作人员介绍,手机客户端页面分为国博动态、场馆介绍、游客须知、参观路线、自助导览、预约中心、交通信息、国宝鉴赏和活动专区。游客可以进行音视频点击播放,没有到现场参观也可通过定制服务查阅各种图片、文字和音视频信息。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国博专门制定了一小时、两小时、一天和多天的旅游导览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游览指导。

  未来游客参观预约也可通过手机完成,市民通过发送特定编码的手机短信,即可得到预约服务。

  国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主要推广手机媒体的导览方式,国博手机网站的内容与官方网站连接并实时更新。(记者 王荟)

  国博新馆布局

  新馆地上四层、地下两层

  地上一至三层为展厅,四层为观众休息餐饮服务区

  地下一层为常设展览《古代中国》展厅、剧场、多功能厅、影院、新闻发布厅、车库等

  地下二层为文物库房

  历史背景

  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1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同年10月1日对外开放。

  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成为集征集、收藏、研究、考古、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2007年,国博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 (来源:新京报)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